课件编号15738709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必修)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3164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学期
  • cover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祁吉线”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人口比例达到93:7。近年来,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增长缓慢,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读青藏高原“祁吉线”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候寒冷 B. 纬度低,气候湿热 C. 距海远,降水较少 D. 多大河,水灾频繁 2. 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历史 C. 热量 D. 政策 3. 推测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A. 保护环境,生态移民 B. 工业发展,涌向城镇 C. 灾害频繁,死亡率高 D. 毗邻内地,人口迁出 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省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省区可能是( ) A. 西藏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5. 2000~2016年,人口流动利于该省( ) A. 农业现代化发展 B. 城镇化速度加快 C. 工业化水平提高 D. 交通运输业发展 6. 据图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人口( ) A. 集聚作用下降 B. 老龄化加重 C. 自然增长加快 D. 劳动人口增加 下图为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8. 与甲省相比,乙省流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更多,主要原因是( ) A. 空间距离近 B. 劳动力数量多 C. 经济基础好 D. 城市化水平低 9. 长三角城市群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因素是( ) A. 婚姻家庭 B. 环境质量 C. 生活成本 D. 工资水平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反映人地关系最不和谐的时期是( ) A. t1 B. t2 C. t3 D. t4 11. 该地区t2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矿产资源的开发 B. 农业生产力提高 C. 社会开放程度高 D. 生态环境的改善 12. t4时期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 A. 倡导消费,回笼资金 B.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 发展科技,培育人才 D. 政策引导,适度移民 地处长江上游山区的攀枝花市,因发现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而兴起,由上世纪60年代的偏远小村庄发展为辖区人口超121万的蜚声中外的钢城。下表为攀枝花市1982~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常住人口数(万人) 81.5 94.8 109.2 121.4 121.2 城镇人口数(万人) 53.1 46.9 61.1 73 84.3 13. 攀枝花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 B. 资源开发 C. 政策扶持 D. 农业基础 14. 2020年攀枝花市城镇化率约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15. 攀枝花市未来规划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因为( ) A. 地处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 B. 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 C. 资源枯竭,工业产值增长慢 D. 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 读部分国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甲国最可能是( ) A. 印度 B. 巴西 C. 比利时 D. 韩国 17. 甲乙丙丁四国中,城镇化水平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丁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 A. 城镇化速度快 B. 大城市人口萎缩 C. 城镇化水平低 D. 城镇化起步较晚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