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53229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Period 4 Using language1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0475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Cultures,教学设计,language1,Using,Period
  • cover
人教新版选择性必修二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教学设计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阅读课 时长 45 教学设计理念 一、依据《新课标》提出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本课时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迁移运用,启发学生围绕主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 二、以促进学习为目的的教--学--评一体化 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指在单元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三者的一致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评的动态性、发展性、综合性、形成性等特点,实现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融合统一。 文本解读 【what】该板块的语篇类型是对话,活动主题是“谈论国外的汉语学习情况”(Talk about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broad), 该板块聚焦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情况,侧重谈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地汉语学习正在蓬勃发展。自创办以来,孔子学院已成为数千万国外学员提供中文学习和中国语言文化体验服务,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增进国际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发辉了重要作用。 【why】该听力文本中为一段访谈对话,访谈嘉宾是巴基斯坦一所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Aisha Khan。在主持人的引导下,Aisha介绍了自己的汉语学习经历、选择成为汉语老师的原因、所在的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汉语对认识发展的影响。在访谈中,Aisha表达了第自己的汉语老师的感激、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对孔子学院的工作的认可。 【How】该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听说技能的整合设计。活动1为听前热身,引导学生就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的情况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展开讨论,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活动2至活动4是听力理解活动,体现了关注整体理解到关注细节再到深入挖掘关键信息点的思维过程。活动2引导学生听确认对话的场景、对华人身份和对话主题。活动3让学生理解对话细节,灵活运用相关信息补全该孔子学院的宣传海报。活动4聚焦对话中的几个关键信息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活动5为口语输出环节,要求学生模仿听力中的访谈语境与同伴开展对话,一个扮演主持人,另一个扮演来自孔子学院的学生。该活动旨在训练访谈对话的相关语言和策略,需要学生换位思考,发挥想象力,并反思汉语的特点以及外国人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该活动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语篇话题】 该部分的活动主题是“谈论国外的汉语学习情况”(Talk about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broad),通过聚焦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情况,侧重谈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并与同伴开展该板块相关话题的访谈对话。 【语篇类型与听力技巧】 本课时的听力素材是一段访谈对话。在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围绕国外的汉语学习展开访谈。学生经历了必修课本的学习,应该对该文本类型较熟悉,并且掌握一定的听取信息的技巧,但对于通过听力中的相关信息判断对话场景,并理解该策略的用途,有一定的困难。 【口语输出】 表达方面,在采访中要采用交流和评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缺少相关词汇句型支撑,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通过听力材料中的人物、地点、内容等判断对话发生的场景,理解并使用“理解对话场景”的听力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