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69003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23课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课件(共18张PPT)+素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93379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PPT,18张,一日,1课时,新课标
    (课件网)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课后作业 大家猜猜这张图片是什么故事? 偷吃了灵药而奔月的嫦娥,代表了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太空的探索....... 视频 学习目标 01 搜集并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新闻报道,积累“炽热”“俯瞰”“惊心动魄”等常考词语。 02 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03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核心素养 体会作者对祖国、对航天事业、对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 文化自信 培养严谨、科学的态度,并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审美创造 识记生字词,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 语言运用 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思维能力 壹 贰 叁 肆 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被授予“民族英雄”荣誉称号,并颁获“航天功勋”奖章。 写作背景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课文便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读准字音 kuò chì zhuó áo chóu jǐn yú xián hè bǐnɡ záo kàn 轮廓 炽热 遨游 严谨 稠密 无虞 舷窗 赫兹 屏息 烧灼 确凿 俯瞰 弧 模拟 概率 hú mó lǜ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惊心动魄 zàng jūn pò 多音字 刹 ( )刹那 ( )刹车 chà shā 【串句记忆法】这款智能机器人不仅模( mú)样好看,而且能模(mó )仿人的声音。 脉 ( )山脉 ( )脉脉含情 mài mò 晕 ( )红晕 ( )晕倒 yùn yūn 理解词语 【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释然】当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愉快的样子。 【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 【应付自如】形容处事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划分段落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及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 【第二部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及太空中的东西。 【第三部分】“我”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难受的感觉及遇到的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飞船返回地球途中的惊心动魄。 整体感知 依据文章小标题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第一人称复述示例: “我”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曾因飞船共振感到极度痛苦,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船运行中“我”没有看到长城,却听到了至今也没有弄明白的神秘敲击声。返回地面时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这让“我”感到十分紧张,不过这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