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7457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429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 cover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能够“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B.鸦片战争失败,外来侵略冲击 C.经世致用思潮推动,力求改变现状 D.清朝闭关锁国,沉迷于“天朝上国”梦幻 2. 右图书籍在当时的中国与日本知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最突出的影响在于(  ) A.使人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B.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学说 C.使人们开阔视野、了解外部世界 D.使人们受到鼓舞,奋起进行斗争 3.今天的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普通的一家企业,但在140多年前,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该厂的建立在当时实践了魏源提出的思想是(  ) A.“师夷长技”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 4.李鸿章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该段话表明李鸿章(  ) A.反对改变中国的传统 B.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 C.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 D.反对西方的革新活动 5.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产生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B.镇压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 C.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7.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 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 B.早期维新派主张 C.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 D.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 8.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9.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 C.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 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0.促使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11.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D.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12.担任北大校长后,在学术上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推动新思想在北大传播的人物是(  )              A         B         C        D 13.下列报刊或书籍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的是(  )       A        B        C        D 14.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