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00139

免疫调节 说课(共25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913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免疫调节,说课,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免疫调节 说 课 内 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 ②使学生学会构建过程图,归纳总结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情感目标①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重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二学生。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免疫学的知识有所接触,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缺乏认识。 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基础 能力基础 教法、学法分析 课前发下学案使学生有章可依,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精讲点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直观教学法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案导学法 探究讨论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达到高效、直观的效果。 精心备课,编制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教材、搜集资料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 提升拓展 反馈训练 巩固落实 成果展示 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他渴望亲人深情地拥抱,却在临死那一刻,第一次触摸到妈妈手。 1971年9月21日,他出生在美国。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 泡泡男孩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对他来说,泡泡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致命的威胁. 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 ,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泡泡男孩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新颖的实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以上实例,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自然的过渡到新课《免疫调节》。 教学过程设计 免疫系统的组成 情境:学生阅读教材免疫系统组成资料。根据资料,尝试用连线和简单的文字,构建出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既内化了知识,又锻炼了构建概念图的能力。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免疫系统的功能 呈现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P78)图片。 总结免疫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探究 人体的三道防线 呈现初中教材8年级下册77页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 设计意图: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 观看动画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①什么是抗原?抗原刺激B细胞有几条途径? ②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③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 ④最后抗原是怎样被消灭的? ⑤当相同的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