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06139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2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184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方向,位置,太阳,单元,位置与方向
  • cover
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以“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为载体,通过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观察和模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推知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从而通过太阳的位置来辨认方向。 本课教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准备活动:提示学生观察并记录早晨、中午、傍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通过布置整体描绘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的观察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和发现,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对课前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也可以将这些记录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个活动,是在认识了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后,学习利用太阳的位置认识太阳所在的方向,并根据各方向间的关系,通过已知方向来确认其他几个方向。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了解生活中其他辨认方向的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低年级学生在自身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到科学方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但在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地、及时地加以指导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学习能够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欲望,使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加有效。太阳、方向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但学生对太阳与方向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对方向与太阳位置的联系还需要教师在一系列活动设计、科学问题思考的积极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进行探究学习和发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有很大提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2.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太阳一天中的运行规律。 2.能根据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方向。 3.能根据已知方向和不同方向间的关系确定其他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生活中辨识方向的方法。 【重 难 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相关资料、记录单。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引入[PPT 3 出示]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早晨、中午、傍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太阳是时刻在运动的,了解学生课前观察学习情况,适时指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时要注意固定观察位置。 二、探究学习 (一)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PPT 4-5 出示]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活动的相关记录,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交流观察发现。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认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倾听分享他人的发现,并初步分析、总结进而认识到一天早晨、中午、傍晚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活动手册给予整理记录。 (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太阳的位置认识方向。 教师与学生谈话,指导学生先通过早晨、中午、傍晚时有太阳的图片、照片,交流利用太阳的位置认识方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辨识方向时,要先通过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方向,然后才能根据方向间的关系,确定其他方向。 [PPT 6 出示]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到户外操场进行实际方向辨认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PPT 7 出示]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总结,使学生学会用完整的语言、精准的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