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6199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573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语文,编版,学年部,2023,2022
  • cover
(课件网)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学习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诗,剖析写作特色 4.总结和归纳全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作者简介 陈子昂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直言敢谏,后世称其为“陈拾遗”。 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等。 作者生平经历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创作背景 此时陈子昂正怀才不遇,正在遭受人生最沉重的打击。这一年,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契丹的李尽忠、孙万荣叛乱,侵犯大唐帝国。武则天派出大军回击,陈子昂自告奋勇,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担任参谋军事。但没有军事谋略的武攸宜轻率出兵,唐军连吃败仗,节节败退。 陈子昂心急如焚,并自荐请求武攸宜分一万部队给他率领,去前线迎击叛军。但武攸宜以他向来只是个一介书生为理由不予采纳。武攸宜激怒了,并不由分说地喷了他一脸狗血,把他从参谋贬为一般的战士———军曹。于是,这个满怀忧伤的人来到了幽州台,睹物思情,写了一首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 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 过去。 古人: 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 未来。 来者: 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直译: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意译 :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具体赏析 开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横空出世,一语惊人,凸显了屹立于天地间的清高、孤傲、和悲凉形象。 两个不见,包含了万千思绪,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有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之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 想到。 悠悠: 长久,遥远。 怆然: 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 古时指眼泪。 直译: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意译 :一想天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具体赏析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能够永恒不变的只有天地,只有自然,作为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 诗人登高望远,感触人生短暂,古人早已面目全非,而天地依然邈远;这种孤独感是人类的个体,自身与宇宙间深邃的孤独寂寞,那种无人沟通的灵魂的孤独,使诗人悲从心生,不由得潸然泪下。 主要内容 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身处在有识人之才的明君的时代。 同时,诗人也由自身联想到古今豪杰可能也有相同的境遇,因此也振奋精神,抒发自己爱国的的豪情与豪气。 艺术特色 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