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958

【高考领航】(创新版)(学生用书)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2-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考点)(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310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考点,文中的,常见,文言,虚词
  • cover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然然然然然然然 王彼德 宋时有一县官,读书不求甚解,又好舞文弄墨。一日去郊游,见山涧流水潺潺,“诗兴”大发,高声吟哦“泉泉泉泉泉泉泉……”一连七个泉字后,吟不出下文,急得额头渗出汗水。忽听身后有人吟道:“好似珍珠倒卷帘。” 县官回头见此人器宇轩昂,似曾相识,脱口道:“此人莫非苏东坡?”那人答:“然然然然然然然。”县官羞得面红耳赤,赶紧溜了。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考试大纲》列出的18个文言虚词(详见附录),都是“常见文言虚词”,备考时要了解它们都有哪些意义和用法,并能判断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意义和用法。●精要 概述1.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指代特定的人、事、时间、地点等的词,常见的代词有“其”“若”“焉”“之”“而”“何”等。确认某一代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的指代的对象是考查的重点。 2.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 3.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见的副词有“乃”“其”“且”“则”等。 4.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常用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等。5.助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助词是依附于别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表达某种语气,或起结构作用、调节音节作用的词。常见的助词有“之”“乎”“者”“也”“所”等。 6.兼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兼词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叵”等。新课标全国卷不单设题考查虚词,而是将虚词的考查融入到文言翻译中去。其他高考试题则具有如下规律: 第一、题型相对稳定。试题大都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第二、相对集中,热词考查密度大。《考试说明》规定考查18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以”“而”“乃”“其”“之”“为”“因”等。 第三、在同一阅读材料中对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异同,也成为一种考查方式。有的试题把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典例 精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因”:副词,“于是”/介词,“凭借”;B项“而”: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转折,“却”;C项“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竟(然)”;D项两个“所”都是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代词,指代自己/代词,他,指代李蟠。B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意思是“用”。C项,连词,表并列。D项,代词,这/结构助词,意思是“的”。 [答案] C1.代入筛选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2013年安徽卷中的“尉陀乃蹶然起坐”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判断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师说》,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