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17265

11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83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1课 《古诗二首》之《小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会认“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会写“无、爱、树、角、尖”5个生字。 能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语言环境、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小荷、晴柔、泉眼、惜”等词语,初知古诗大意。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理解。 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晴柔”“惜”“爱”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卡、剪贴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在池上遇见了一个可爱淘气的小娃,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小池那晴朗柔和的初夏风光。 【设计意图】以熟知的内容引入新的学习,学生会有亲切感,同时也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 和老师一起写诗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字词。 1.《小池》里有什么样的美景呢?听,杨万里爷爷正在吟诵呢。 【设计意图】规范的语音朗读一开始就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为后面的自由读正确做好了铺垫。 2.你们有信心读好这首诗吗?打开书68页,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生字,,再读一读古诗,你就会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3.现在古诗中的词语乘着荷叶小船来会会你们,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谁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指导认读“露”字。并借助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理解什么是“小荷”。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都不算难,因此,老师只在要求认读的生字上注音,以达到正音的效果。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认读词语之后,再放到诗句中认读,既巩固了生字词语的认读,又为学生依据诗句来理解“小荷”“尖尖角”做好了准备。此次认图解词采用“比较选择法”,不但能降低难度,还能更好地引发兴趣。 现它们摘掉了拼音帽,你们还认识吗?同桌俩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瞧,他们都钻到了荷叶底下和你们捉迷藏呢! 还有两个词语朋友来到咱们的课堂上了,看看它是谁? 晴柔 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分解组合的方法来试一试。 B.泉眼 你见过泉眼吗?根据学生理解出示图片。你怎么记住“泉”? “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观察字形演变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这两个词语在认读之后,专门进行了理解。因为“晴柔”这个词一年级学生很难用语言去描述,老师让孩子大胆读、大胆猜,没想到学生竟真的能先拆分再组合地去理解,这就又渗透给孩子们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随后,老师播放晴朗的风光图片,再辅助以解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柔的,太阳是暖的”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感知“晴柔”的意思,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理解,其实也降低了诗句的学习难度。 而“泉眼”这个词由于学生生活在城市,不一定留意过,因此也借用图片以辅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了解“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 把这些词语放进古诗中,你一定能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读出节奏,感受诗韵。 老师教读按节奏和韵律来读。 学生试读。 四、理解古诗,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一读古诗,想一想诗人写了小池的哪几种景物?用笔圈出来,咱们交流交流。指名回答,注意引导说完整,有顺序。他们都那么精致小巧,柔和轻盈,组成了迷人的小池。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古诗,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也符合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要求:“能根据课文的信息做简单的推断”。老师的总结“小巧精致”则帮助学生理解了小池景物的共同特点。 2. 这些风景都是什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哪句诗你看懂了,明白了;哪一句你不明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