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25084

第9章溶液 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60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2013,改版,化学,九年级,-2022-2023
  • cover
第9章溶液 检测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将至a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将70℃某硝酸钾溶液降温后,析出了一些晶体 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3.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1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和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B.丁烧杯中KC1和H2O的质量之比为17:50 C.丁烧杯中KC1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4.室温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 ℃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 ℃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7.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 B.30℃时,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9.3% C.5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7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90℃时硫酸镁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一定有11.8g晶体析出 8.关于“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3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B.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氯化钠溶解 D.装瓶: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0.下列实验数据或现象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食盐; ②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3; ③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④用10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A.①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1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泥沙水中,泥沙是溶质,水是溶剂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微粒的运动速率 C.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3.不是任何物质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