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蹦蹦跳跳》 时间:第 3周 主备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湖南美术-出卷网-二年级下册《蹦蹦跳跳》,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蹦蹦跳跳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 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 二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 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蹦蹦跳跳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2、造型表现方面: 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3、设计应用方面: 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欣赏评述方面: 在2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常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 5、综合探索方面: 在低年级,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将玩纸弹簧玩具的游戏贯穿干整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及对美的探究能力。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体验手工制作玩具的乐趣,培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纸弹簧的基本折叠知识与方法,了解纸弹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有趣的、有特色的“纸弹簧”玩偶。 教具准备:卡纸、作品等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 学 过 程 一、趣味导入(设计意图:用生动的故事片段将学生带入课堂,并结合故事主人翁的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跳跳虎),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我们这位新朋友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播放短片】 通过我们认真的观看,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什么呀? (跳跳虎) 那大家还记的老师在上课前的提问吗?我们这位跳跳虎朋友与其他老虎比较,它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呢? (用尾巴弹跳) 跳跳虎用尾巴弹跳的时候,尾巴特别像一个什么东西呀?(引导学生观察) ———弹簧 二、进入新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做纸弹簧,找到方法进行小尝试,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了解纸弹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