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29068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剪羊毛》

日期:2025-05-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9课
  • cover
剪羊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生学会用节奏型X X.X X 、X.X XX XX XX,并且能熟练的演唱。 2.通过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到澳大利亚人民的勤劳,让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勤劳来换取幸福的生活。 案例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由4个乐句组成,曲子表现出了澳大利亚人民热情、活泼、欢快的生活,第二乐句的音区较高,使劳动人民欢快的心情推向高潮,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前一句最后两个乐句,体现出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附点节奏和休止符在乐曲中的运用,体现出歌曲的活泼跳跃的情绪。 教学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新课开始之前,老师带领大家来玩一个节奏的小游戏,好吗?下面老师来唱出节奏,同学们用你们的双手准确的拍打出来,可以吗? 生:可以。 师:1.X XX X 2.X X.X X你们听出有什么区别了吗? 生:第二个节奏多了个附点节奏。 师:对,下面难度升级,再来两条。1.XX XX XX XX 2.X.X XX XX XX你们听出这两条有什么区别了吗? 生:第二条还是多了个附点节奏。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附点节奏,我们一起把它们唱一遍吧。 2.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木头人的小游戏,你们说好吗?老师唱出旋律,同学们用舞蹈来帮助老师伴奏,但当老师声音停止的时候,你们的舞蹈也要立刻停止,就像木头人一样,听明白了吗? 师生共同完成游戏。 师: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在结尾的时候要像木头人一样的停住? 生:因为末尾有个休止符。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休止符就是叫我们的声音立刻停止。 3. 学唱歌曲 1. 课件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大家出去旅游一下,去到大洋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去看一看那里的风景。出示课件,音乐播放。 师: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牛、羊、考拉、袋鼠、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 师:我们欣赏了澳大利亚的风景,有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 2. 学唱旋律 出示视频,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 1) 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 这首歌曲在说些什么? 生:表现了活泼、欢乐、热情的情绪,说的是澳大利亚的人民在简羊毛。 师:他们为什么要剪羊毛? 生:因为夏天到了,羊儿穿着厚厚的羊毛很热,人们帮助羊儿剪去羊毛,再拿去卖,人们还可以把羊毛拿去做衣服。人们和羊儿都很高兴。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再回答两个问题? 1) 全曲有几个乐句? 2) 之前我们唱的节奏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吗? 师:播放歌曲。 生:全曲有4个乐句,出现在第3、4句。 师:很好,下面我们把这两句来唱一遍。 3. 学唱歌词 同学们,下面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把歌曲读一遍,好吗? 师生共同朗读歌曲,带着节奏去练习。 4. 学唱旋律 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旋律,注意音准、节奏的把握。 5. 词曲结合 6. 完整演唱歌曲 1) 共同演唱 2) 分别演唱 3) 分组演唱 4) 表演唱 4.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附点节奏、休止符。 生:我学到了要像澳大利亚人民一样用自己的劳动还换取幸福的生活。 师:是的,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像澳大利亚人民一样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幸福的生活,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勤劳的孩子。让我们共同来唱一遍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澳大利亚的民歌,同学们对于外国民歌还不是特别熟悉,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准确的演唱好这首歌曲,但有一小部分同学会对于里面出现的附点节奏、休止符不能准确的把握。速度也是一会快一会慢,情绪上也不能体现出欢快、快乐的情感。总是出现这些问题还是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