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42645

11 古诗二首 池上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5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 cover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浮、萍、采”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3.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小娃、采莲、小艇、不解”词语意思,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小娃、采莲、小艇、不解”词语意思,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生背诵江南)你们的诵读声可真优美!让我们共赏美景,一起去看看荷塘里的莲蓬?你们见过吗?(生介绍“莲蓬”,师补充)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与荷塘里的莲蓬有关,诗的题目就叫《池上》,有谁来解释诗题的意思吗?(生:夏日荷塘上,师板贴解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堂学习的一首古诗上,所以由古诗《江南》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引出本首古诗,学生理解诗题的意。另外孩子由于地域原因不太了解“采莲”等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在这里相机介绍“采莲”的含义。 二、知诗人 1.小老师介绍诗人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不多,所以课前对于诗人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在收集作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积累查找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在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读诗韵 (一)读准字音 1.正字音 师:朗读小老师范读,其他学生倾听和评价:仔细听小老师朗读过程中读音是否正确,能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出有错音在评价环节进行纠正(生生互动)。 2.送生字朋友回家的拼读小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个给生字宝宝找家的游戏吧,请你伸出小手指,老师快速读一遍,你在文中找到指出来,并且大声的拼读出来。 3.规范书写 师:谢谢你们帮生字朋友找到了家,请看,这个生字宝宝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规范书写呢!有哪位生字小老师来教一教大家呢? (1)小老师书写“采”字。 【设计意图】好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古诗词中的生字词教学是常被忽视的内容,容易给学生理解古诗意思造成一定困难。初读古诗,教师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韵为中心,紧紧围绕生字的音、形、义,运用多种方法组织学习。 (二)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想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读通诗句,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出韵律美,这是一首五言诗,谁能读出五言诗的节奏? 1.引出朗读五言诗节奏的方法,全班齐读感受五言诗的节奏。 师:大家知道古人是如何朗读古诗的?是和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朗诵诗文,声音短促,还是有别的方法呢? 【设计意图】《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本课教学中,学生的读应贯穿始终,且层层推进。 2.出示学生古诗弹唱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吟唱。 【设计意图】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三)明词意 师:欣赏了动听的古诗弹唱,让我们从诗人的视角,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和人物?请同学们在诗中圈画出来,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对他们的理解? 1.理解词意 (1)踪迹: ①联系旧知,联系情境:一年级上册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出示动物图片和动物足迹图片,引导学生练习说话(XX是XX留下的踪迹); ②偏旁表意:借助踪迹的偏旁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③近义词:足迹。 追问学生:那你能说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意吗?你的方法可真巧妙呀!你能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吗?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