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8711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第3章-第2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4078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章,2节,自然灾害,救援,救助,教学课件
    课件6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课标解读 1.结合救灾情景,让学生了解救灾过程,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使学生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3.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视频、图片的资料,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演示结束 灾前准备 种类和数量 储备地点 救灾物资 救生类 取暖御寒 哈尔滨 郑州 南宁 西安 灾中应急 灾情形成 行动 财产安全 危害 生命线工程 交通、通信 物资输送 到达时间 交通管制 备灾物资 救灾人力 纲领性 有章可循 灾后恢复 抵抗能力 生命线 生产线 生活、生产秩序 民间救济 预防 防、抗、救 互助互济 救济 扶持 民政部 合作救灾 救灾调配 灾前准备 【问题导思】  1.灾前准备涉及哪些方面? 【提示】 灾前准备涉及三大方面:①储备什么,储备多少,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②储备到哪里,这主要由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③谁去救,一般由各地政府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来承担主要救灾任务,近年来有了专业救援队。2.在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救灾物资是否都应种类完全一致、数量相同以便于使用管理呢? 【提示】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灾害种类不同,救灾物品的储备也要因时、因地、因灾种而不同,不能硬性统一,忽略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3. 我国为什么选择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10个城市作为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提示】 这10个城市从空间布局看,有便利交通运输条件,辐射面广,互不重叠,利用空运,最远的地方也可以在7小时之内到达,保证及时救援。(2)材料二中提到的“建筑项目都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提高抗震强度”,其作用是_____。 【思路点拨】 主要根据材料组织答案。第(1)题,根据灾前准备的知识回答。第(2)题主要从降低灾情方面考虑。 【解析】 第(1)题,灾前准备一般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救灾物资的数量和种类,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第(2)题,增强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属于工程性措施,目的是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 【答案】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2)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灾中应急 【问题导思】  1. 为什么“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提示】 交通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所以在受灾时要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证救援区与灾区的交通畅通。2.为什么当灾害发生时,救灾应急预案显得格外重要? 【提示】 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思路点拨】 根据灾中应急措施的知识解答。灾中应急一是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二是对可能因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源进行加固,其次是启动应急预案。 【解析】 交通通行能力是救灾中最关键的一环,涉及到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能否及时到达。面对雪灾,应启动应急预案,保证道路畅通,供电恢复等。 【答案】 (1)交通通行能力恢复 (2)启动应急预案,调拨防冻物资;调集专业队伍铲除道路冰雪;调运煤炭,保证电力供应。灾后恢复 【问题导思】  读教材P76图3.14灾后恢复,思考下列问题。 1.灾后恢复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御能力。 2.当今各国政府在灾后的主要工作和应尽的责任是什么? 【提示】 挽救生命,给灾民创造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