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96018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022-2023学年六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鲁科版)(共45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9339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5.1,教学,45张,科版,课件,精品
  • cover
(课件网)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为什么? 想一想: 答: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雨水,而非土壤,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小资料:海尔蒙特的实验: 5年后 答:空气 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着气体交换。 知识回顾: 什么是光合作用?(课本57页)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疑问:光合作用还有其他原料吗?还有其他产物吗? 光合作用的应用? 知识总结: 1、光合作用的已知条件: (1)场所: 叶绿体 (2)条件: 光 水 (4)产物: 有机物(淀粉) (5)能量变化: 光能→化学能 (3)原料: ②在光照下,把一只小白鼠放进密闭的容器,小白鼠很快 。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第1组实验:①在光照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不久 就 , 熄灭了 死去了 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有限,而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殆尽时,蜡烛就会因缺氧而熄灭,小白鼠也会因缺氧而死亡。 思考:为什么蜡烛熄灭了?小白鼠死亡了? (1)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能使空气变得污浊! (2)科学解释: 第2组实验:①在同样条件下,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进密闭的容器,他发现植物能长时间地活着,蜡烛也没有 , 熄灭 ②在同样条件下,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进密闭的容器,他发现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正常地 。 活着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继续思考:放入植物后为什么蜡烛没有熄灭?小白鼠没有死亡? (2)科学解释: (1)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总结: 问:二氧化碳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吗? 2、探究: (1)变量: (2)对照实验: 对照组: 二氧化碳 实验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有 没有 甲 乙 ①设置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把两个实验装置都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数小时。 (3)实验步骤: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甲 乙 (2)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被运走或耗尽。 思考: (1)甲乙两个装置中,哪个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 答:乙 ②各取甲、乙一张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冲洗。 清水漂洗 酒精脱色 ③冲洗后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 滴加碘液 清水漂洗 ④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甲 乙 叶片变蓝 叶片不变蓝 甲组(放清水)的叶片变蓝 乙组(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叶片不变蓝 (4)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思考: 我们知道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那么,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制造有机物以外,还会产生其他物质吗? 知识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