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9870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39页)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4191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形成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时空观念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位次 1929年对外出口 1937年工业产量 1937年工业发展速度 1 美国 美国 美国 2 英国 德国 日本 3 德国 英国 德国 4 法国 法国 英国 材料: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得很快,它们打破了战后形成的相对均势,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要再次提上日程。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 ———姚丽《二战全史》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屈辱的和约像一把利剑刺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分赃最少,当消息传来,引起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 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华盛顿体系”使其扩张的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因而有不满情绪。 德 国 意大利 日 本 历史原因: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摆脱其束缚。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德意志要战斗,德意志要复仇! 萨丁王朝在统一意大利之后,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一战前,意大利是具有浓厚封建主义性质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与封建经济仍大量存在。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但实质上藩阀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孩子们用充满稚气的嗓音呼喊着“为天皇而死!”日本军国主义者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西方平分世界。 历史传统: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法西斯: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现在,法西斯是独裁、暴政、恶行和侵略战争的代名词。 【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是中央集权形式下的军国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思考:法西斯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①一战带来的破坏、动乱和危机引发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② 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深深恐惧;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起的新的不满和冲突。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意大利·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 德国·希特勒成立纳粹党 日本·冈村、东条等军人以军部开展法西斯运动 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政权 1928年,德国纳粹党还只是一个拥有81万张选票的小党。到1933年,纳粹党获得1374万余张选票,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德国对国联的不满 B.经济大危机的刺激 C.人民对民主的渴望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材料1: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狂跌,人们大量抛出股票,证券市场陷入恐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随后,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金融危机:股市崩盘 金融危机:银行倒闭 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暴跌 民生危机:失业人口激增 心理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其间资本主义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