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6317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归纳课3遗传的分子基础(共48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487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48张,基础,分子,遗传,归纳
  • cover
课件48张PPT。基因表达中的有关计算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 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 3.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产生变异。下列叙述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受诱变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B.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中,A为基因突变,B、C为染色体变异,D为基因重组。 【答案】 D4.(2011·山东高考)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 A5.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解析】 在孵化早期,向有尾鸡群体受精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则无尾性状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诱导基因突变(a→A),二是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要探究小鸡无尾性状产生的原因,可以让乙群体与甲群体(aa)杂交,在孵化早期不向受精卵内注射胰岛素,观察孵化出的小鸡的性状,如果全为有尾鸡,则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还有无尾性状产生,则为基因突变。 【答案】 D6.(2013·苏州新区高一联考)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 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解析】 从题目中“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得出此突变为显性突变,即野生型由隐性基因控制。用隐性性状的雌鼠与显性性状的雄鼠杂交时,若后代雌鼠全表现显性性状,雄鼠全表现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 B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解析】 ③至④过程为诱变育种,基因突变不定向,产生的变异大多数有害。 【答案】 D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