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021286

2.1.1 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

日期:2025-11-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761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1.1,2022-2023,必修,北师大,生物,学期
  • cover
(课件网) 第2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质膜 第1课时 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针对与细胞结构、功能相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对细胞的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探究和资料收集来获得证据,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建构质膜模型。 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和资料收集来获取证据。 质膜控制物质进出 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质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壁 验证酵母菌细胞质膜的功能 目录 CONTENTS 质膜的应用 科学家用微细的探针向细胞内刺入时,看到细胞表面出现凹陷,同时还感受到了阻力。一旦针尖刺破细胞,进到细胞内部,阻力就随之消失了。这表明细胞表面的确存在一层薄膜,这层膜被命名为质膜( plasma membran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细胞膜。质膜有什么特性和功能呢 【新课导入】 一、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资料1. 科学家发现脂溶性的物质更易进入根毛细胞。后来,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其他几种细胞的质膜进行成分分析,得到表2-1所示结果。科学家将人红细胞质膜中的磷脂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所占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通过资料阅读,寻找证据: 1. 质膜的成分 【问题1】质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质膜中含有几层磷脂分子,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的原因是什么? 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还有少量的糖类。动物细胞中还有一定量的胆固醇。 质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根据物质相似相溶的特性。 1. 质膜的成分 资料2.电镜照片显示出质膜具有3层结构:两侧着色较深,称为暗带,平均厚度约为2nm;中间层着色较浅,称为亮带,厚度约为3.5nm。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观察质膜的断裂面,可以看到蛋白质像鹅卵石一样镶嵌在质膜中。 红细胞质膜的透射电镜照片 冷冻蚀刻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质膜断裂面示意图 2. 蛋白质的分布 【问题2】资料2中的质膜电镜观察结果说明蛋白质分子在质膜中怎样排布的?它们可能承担哪些功能?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蛋白质镶嵌、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它们可能是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 2. 蛋白质的分布 资料3.科学家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的膜蛋白,然后用高能激光来照射质膜的某一区域,该区域内的荧光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这一区域称为光漂白区,继续观察,可以发现光漂白区逐渐重新出现荧光。 质膜荧光漂白恢复实验示意图 3. 质膜的结构特点 【问题3】资料3中光漂白区重新出现荧光的原因是什么? 质膜是静态的还是有一定流动性的?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组分是呈流动状态的。 说明质膜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 3. 质膜的结构特点 4. 磷脂 质膜的基本骨架: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组成元素: C、H、O、N、P 磷脂分子包含1个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组成的“头部”是极性、亲水的,由2条脂肪酸长链形成的“尾部”是非极性、疏水的。 5. 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质膜中的磷脂分子头部向外,尾部相对,排列成连续而闭合的磷脂双分子层(简称脂双层),构成了质膜的基本骨架。 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分子,有的嵌入或者贯穿脂双层,有的结合在膜的表面,是质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脂双层是可流动的,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奠定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质膜的外表面还具有呈链状的寡糖分子。糖链或者与膜蛋白连接形成糖蛋白,或者与磷脂分子连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