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2922

小学数学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 说课(共38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7924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性质,小数,小学,PPT,38张,说课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创设自主空间 放飞学生思维 小数的性质 说课 1.教材分析 小数的 初步认识 小数意义 小数性质 小数加减法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小 数 的 意 义 小 数 的 性 质 结果的化简 小数加减法 解决问题 1.教材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第一层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第二层多角度深入探究感知相等。 第三层概括小数的性质。 第四层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一步体会 小数的性质。 苏教版 一、教材背景分析 借助货币单位、 小数意义 长度单位 初步感知相等 课改版 一、教材背景分析 借助直观图、 数的组成、 初步感知相等 1.教材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 货币单位 长度单位 小数意义 数的组成 直观图等角度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相等。 2.学情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是否有所了解?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学生的思维水平又如何呢? 2.学情分析 1、开学了,小华要去买铅笔,他走进了两家商店,一家标价0.5元,另一家标价0.50元,如果是你,你在哪家买?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26人参加调研,24人认为两个价钱相等,占92.3%, 2.学情分析 2. 把下列你认为相等的小数用直线连起来。 0.500 9.07 0.06 3.06 14 0.060 3.6 140 9.070 0.5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思维水平上已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对于相等的小数是有感知的,而且能清楚感到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两个小数相等。只是在哪儿添零和去零不理解,易错。 3.我的思考 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呢? 数学家波利亚曾指出:“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首先是猜想,然后是证实一个数学事实。” 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注重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猜想———验证的研究方法,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理解小数性质的本质概念 。 2.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学会探究方法,提升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引领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猜想、验证、发现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理解小数性质的意义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通过体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体验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借助数位顺序表理解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小 数 的 性 质 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 验证猜想多角度感受小数的性质 2 自主探究提升认识明确小数的性质 3 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 四、教学过程 5.19日 天气:晴 今天是星期天,我问妈妈要了点钱去买橡皮。我走了两家商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家商店的标价是0.4元,另一家商店的标价0.40元。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猜想 提问:如果你是小红你会在哪家商店买呢? 说说理由。 教师监控:0.4=0.40 四、教学过程 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做出数学猜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 。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猜想 四、教学过程 二、自主验证猜想 初步感受小数的性质 1、在验证猜想中 感受小数的性质 师:0.4和0.40是否相等呢? 提出要求: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验证,如果需要可以用老师为你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