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070535

【核心素养目标】湘教版《劳动教育》二上 第4课《欢乐动物城》课件+教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28218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欢乐动物城,4课,二上,劳动教育,核心
    (课件网) 欢乐动物城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 认识制作软陶工具,熟悉制作软陶步骤,培养创新意识,初步感知创作的快乐与成就感。 2、劳动能力: 能使用常用工具与基本设备,采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能在劳动实践中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3、劳动习惯与品质: 通过观察身边常见动植物,养成关爱生命、细心观察、热爱自然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 通过手工劳动实践养成乐于探究、积极探索、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 课程目录 目 录 1 趣味引入 2 课堂讲解 3 劳动之窗 4 劳动之行 5 综合活动 6 总结与实践 1 趣味引入 趣味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艺术品是以动物为造型设计的吗? 跟上我的脚步,听我介绍给你听。 兔爷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京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每逢中秋,市面上会出现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在庙会等传统文化场所,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民俗符号。 趣味引入 唐三彩 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洛阳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趣味引入 趣味引入 这些艺术作品是不是非常的精美让人赞叹呢?想要制作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需要特殊的土质加上精湛的手工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不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却可以短时间实现同学们的“巧手工匠”的梦想,让我们马上走进“软陶土”的世界吧。 2 课堂讲解 知识拓展 软陶的来历 软陶来自欧洲,于1933年被一位洋娃娃制造商的女儿Mrs.Rehbinper所发现,在当时软陶只是一种化学的副产品。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没有适当的材料做娃娃的头,所以Mrs.Rehbinper用它做实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捏塑形状,还可以经过烘烤,使它硬化而永不变形,于是她便继续研制开发了许多颜色,欧洲也逐渐风行起来。 准备好工具、材料、选择好制作场地 知识讲解 发夹,头饰,风景 ,人物, 动物 知识讲解 首先,要在脑海中出现一个大致的制作目标,要捏制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注意:制作之前先洗手。 知识讲解 根据设计图形,分步制作各个部件,最后,用工具进行部分调整和修饰。 知识讲解 将制作好的软陶半成品放入烤箱中,通过烘烤完成定型。烘烤时间根据自己作品大小决定。 温度一般为120度。 烘烤软陶时,最好放在陶瓷的平盘上,并且不要和烘烤食物的烤盘混合使用。 知识讲解 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软陶作品是不是很惹人喜爱呢? 趣味引入 想要制作出这么可爱的软陶作品,光知道制作程序还是不够的,软陶制作可是需要很多制作技巧呢。走,我们一起去学一学。 3 劳动之窗 见多识广 制作软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七种: 1.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泥均匀来回擦动。 2.搓-两手掌心相对,将泥在掌心中滚动或将泥 放在桌面上滚动。 1 2 见多识广 3.擀-用圆柱形的工具将泥摊开,使之形成片状。 4.压-可以用泥塑工具,也可以借助其他模具。 5.剪-配合使用剪刀或小刀,制造干净、锋利的效果。 3 4 5 见多识广 6捏-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使之成形。 7粘-将两部分泥连接起来。 6 7 4 劳动之行 劳动之行 光学不练假把式,现在考验你动手能力的时刻到了哦,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鸟软陶作品吧! 欢迎你来挑战! 准备好软陶和辅助工具。 劳动之行 用黄色软陶捏出一个三角锥体。 劳动之行 再用圆形工具在中间按两个凹洞,做小鸟的眼眶。 劳动之行 搓揉一块白色的软陶,均匀包裹在锥体底部,再用两个小白球填入眼眶,做小鸟的眼睛。 劳动之行 用黑色和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