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劳动项目四《扫地》教学设计 课题 扫地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1.劳动观念:通过扫地,懂得主动做家务的道理。2.劳动能力:了解扫地的方法,能独立扫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3.劳动习惯与品质:养成认真、仔细,有始有终做家务,养成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通过扫地,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 重点 通过扫地,懂得主动做家务的道理。 难点 了解扫地的方法,能独立扫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不怕身上脏,墙角把身藏,出来走一走,地面光又光。(打一物)谜底:扫帚同学们,地面的卫生脏了,我们就会借助扫帚进行扫除,你知道如何正确地扫地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扫地》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谜语引发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 劳动准备扫地工具及用途: 高粱扫帚:用于水泥地面竹扫帚:用于马路塑料扫帚+簸箕:家、教室用 套垃圾袋 垃圾袋+垃圾桶 二、一起学扫地1.扫地的过程:(1)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将影响扫地的物品.如椅子、玩具等挪开,露出需更打扫的区域。沙发、茶几底等区域较难打扫,我们也可以先将这些区域的垃圾清理出来。 扫地过程中遇到水,会弄湿扫帚,使垃圾粘在地面上,灰尘遇水也可能会使地面更脏。所以,如果地面有水,要提前擦干哦。劳动安全小贴士:扫地时倒退着扫,很容易忽略身后,注意别被身后的物品绊倒或磕碰到哦。(2)开始扫地。顺着一个方向倒退着扫(比如从房间最靠内的位置向门口扫),不要来回踩踏扫过的区域。(3)把扫出来的垃圾聚集起来,扫到簸箕里。把簸箕口紧贴地面,后部微微抬起,这样更容易将垃圾扫进去。(4)把簸箕里的垃圾倒入垃圾桶,再将扫帚清理干净。最后,把扫地前挪开的物品放归原位或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我们扫地的任务就完成啦!2.说一说,你的扫地过程?视频:扫地过程。3.扫地比赛材料准备:自备扫除工具。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方法:(1)每组2人,每次5组同时进行。(2)听口令,学生们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有秩序地扫地,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各组学生通过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并能摆放好扫除工具。 评判标准:在扫的过程中要有秩序,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通过合作把所划分的区域清扫干净,最后能把扫除工具摆放整齐。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三、成果齐分享请家长为你拍张扫地时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照片。四、劳动评价表通过今天的学习与劳动,我做到了 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家长评价了解扫地的方法能独立扫地增强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五、我的劳动体会扫地这项劳动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学会了扫地,掌握了扫地的小技巧,以后,大家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持地面清洁。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学生1:通过扫地,我得到了身体和意志双方面的锻炼;我容易浮躁的情绪慢慢有所改变;为家里人创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学生2:我在扫到厨房时,有些东西黏在地上,怎么扫都扫不掉,真的无计可施了。妈妈 —手拿着小刷子,另一只手拿着铲刀,铲刀斜斜地靠在地上,右手用刷子轻轻将细小的粉尘扫到铲刀上,再把铲刀上的粉尘倒进簸箕里,没有两下,淘气的粉尘都乖乖地进了簸箕。 通过这次劳动,我不但学会了扫地,更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开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六、拓展园地1.保持地面清洁重在日常。比如,不小心把垃圾掉在地上时,应该及时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不小心把水或者饮料洒在地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