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02681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9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 cover
三年级下册语文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知道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借助对诗歌大意的感知,真正融入诗歌意境中。 2.展开想象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师:孩子们,提到春节,你们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2.概述春节是中华第一大节。 师:同学们,春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最为重要的节日,是持续时间最久、投入精力最多、华夏民族最为重视的节日。古时候这一节日历时很长,大约从腊月初八就拉开了序幕,腊月二十三、四年味越来越浓,到了除夕进入高潮。除夕与新年两天是春节民俗活动最为集中体现的时间,节日活动一直持续到上元节即元宵节,然后逐渐进入尾声,有的地方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二才真正结束。 3.谈话导入古诗。 师:除夕与新年(正月初一)意味着岁月流逝的界限,是人们增岁的临界点,又值新春来临之际,是除旧迎新活动的高潮,最容易引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今天让我们走进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感受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体味春节的魅力。我们先来诵读一首春节代表诗作———王安石的《元日》。 板书诗题,解释题意。 过渡:今天我们首先要一起来学习的,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请大家读一读注释,“元日”指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它和“元旦”有什么不同?(一为农历,一为公历。) 元日的演变: 正月一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叫做“三朝”、“正旦”、“元日”、“岁旦”;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古时的正月初一这节日称为“年节”,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5.师生交流讨论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教师给出课件进行补充。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失败。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请你们先自由朗读古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多媒体出示会认字) 屠 苏 2.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 3.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三、懂诗意,悟诗情 1. 过渡:除了读出节奏,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看看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能理解,做上记号与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