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108647

7.2.3 社会行为 教案(表格式)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210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2.3,社会,行为,教案,格式,科版
  • cover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及主要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模拟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分析推理、表达交流等能力。 3.使用平板中的浏览器在线搜索、演示NB模拟实验、交互式白板及“智慧教学”随堂测试等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等科学思维能力。 4.增强学生关爱小动物,珍爱生命,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价值观。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对动物行为的进一步学习。大多数学生通过生活观察、观看电视节目等途径,能够说出哪些动物是结群生活的,并认识到群体中的动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对学习本节内容有很大帮助。 本节课师生共同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呈现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的活动形式使得课堂趣味性增加。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知识配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工具栏内的书写笔、计时器、放大镜等工具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平板自带的浏览器用于搜索拓展资料,NB生物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课堂还使用了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进行随堂测试,学生全员参与,随后智能批改结果即反馈至教师端,实现了“云、网、端”多端互动的高效课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 解决策略:通过视频和趣味课堂活动,同时与蜜蜂群体进行对比,总结出“组织”“分工”这两个特征,学生自主寻找狒狒首领,补充“等级”这一特征。学生使用学校录课室配备的学生平板搜索不同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可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的组织与实施。 解决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书籍、网络搜集有关社会行为和通讯行为的资料,安排每个小组共同讨论完成探究计划。学生使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向全班讲解实验所需的课前准备,利用NB模拟实验客户端展示实验的完整过程。教师通过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的广播功能将实验步骤下发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实验。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 使用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自然界中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 出示狼和企鹅群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引出本节课题———社会行为。 两位学生上台使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点击屏幕中出现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名称,排除干扰项“虎、豹、金雕、刺猬、蜘蛛”等动物。 学生回答取暖、捕食、战胜天敌等。 使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归纳比较 总结特征 1.出示问题,播放视频。 2. 出示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 3.知识拓展———补充讲解蜜蜂群体的分工。 4.出示狒狒群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首领享有的“特权”及应尽的“义务”。 5.总结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两位学生在白板上进行白蚁群体中不同成员的名称、职能、形态特点的配对,其他学生在自己平板上快速完成。 3.总结出蜜蜂和蚂蚁群体的共同特点: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 4.学生在白板上圈出首领,并说明理由,总结首领享有的特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地;群体中其他个体完全顺从它。 5.通过狒狒群体得出结论:有的动物群体还形成等级。 总结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教师播放视频,更直观展示蚂蚁群体的分工。 学生使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 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