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2271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83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
  • cover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时安排 2 课标 分析 课标 摘录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课标 分解 学什么: 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午、晚”等五个生字。 积累相关的汉字偏旁,知道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能按汉字结构归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 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 朗读《拔萝卜》,了解文章大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到什么程度: 能够说出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语境中正确认读“午、晚”等五个生字。 能够说出带有木字旁、草字头的字都和什么有关。 能够按照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两种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4、背诵古诗要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卡顿。 5、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卡顿,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怎么学: 通过自由读、对比读、开火车读等方法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通过组词、部首换一换等方法认读生字。 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等方法学习相关偏旁和笔顺规则。 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古诗和文章大意。 教材 分析 地位: 第五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和《升国旗》五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内容: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大小多少》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小书包》这篇课文展示了书包里的各种文具,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日月明》通过三字歌谣揭示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揭示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升国旗》是一首简洁易懂的儿童诗,告诉了学生关于国旗、敬礼的常识性知识。 重点: 本园地的重点是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午、晚”等五个生字。积累相关的汉字偏旁,知道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学情 分析 已知: 在第一个识字单元中,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为学习本单元会意字打下了基础。 困难和障碍: 阅读方面,学生刚学完拼音,阅读还不够流畅。生字方面,学生刚开始学习生字,识字方法还有待积累,偏旁积累不够。 措施: 在学习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学习 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午、晚”等五个生字。 2、积累相关的汉字偏旁,知道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3、能按汉字结构归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 4、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 5、朗读《拔萝卜》,了解文章大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区分“草字头”和“木字旁”的生字,小组合作说出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小组合作找到正确的笔顺规则。 难点: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含义;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午、晚”等五个生字。 2、积累相关的汉字偏旁,知道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组排列、认读词语,按照标准进行评价。 难点:学生区分“草字头”和“木字旁”的生字,小组合作说出不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 节 一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歌曲,调动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