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43046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3.16 大地的震动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4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粤科,2017,五年级,下册,3.16,大地
  • cover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大地的震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大地的震动》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主要讲解地震的成因、表现、预防以及救援方法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影响,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的成因、表现和预防措施;掌握地震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实验和案例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分类和预防措施;地震的表现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地震的成因和分类;地震的测量方法和预防措施。 四、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但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热身: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例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导入:观察地球的形状 展示一个地球仪或者一个地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有陆地和海洋。 学习: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1)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例如:在一个球体上放置一个小球,让小球代表地球,然后让学生围绕小球自转,观察小球上的亮暗变化,从而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4.学习: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 (1)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地球公转引起了季节变化的现象。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例如:在一个球体上放置一个小球,让小球代表地球,然后让学生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小球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从而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 5.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个人思考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一些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为什么地球的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季节?等等。 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等。 六、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这些现象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形式,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