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 1.什么是能量(1) 实验名称:通过游戏,观察、分析、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实验目标:通过撞棋游戏和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动能。 实验器材:棋子 实验步骤: 1.把 A棋子弹向 B 旗子,看谁能使 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 2.通过撞棋游戏,让学生感受手指运动的能量,可以传递给 A棋子,接着 A棋子 运动的能量传递给 B棋子,并且 A棋子运动速度越大,B棋子被撞开的距离越远。 运动的手指、棋子等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就动能的 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进行研讨。 3.知道了什么是动能,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事物的动能表现在哪里,举出生活 中还有哪些动能存在的事例,不断丰富学生对动能的认知。 实验结论: 1.龙卷风的动能表现在: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会拔起大树,掀翻车辆, 摧毁建筑等,甚至把人卷至空中带往他处。 2.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泥石流 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常造成严重灾害。 3.保龄球的动能表现在:保龄球沿滑道向前滚动,将球瓶撞倒。 4.钱塘江大潮的动能表现在:海潮倒灌时具有巨大的动能,会把大量泥沙带进河 口,掀翻船只,拍打礁石,卷走岸边物体。 注意事项:动能是个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来让学生感知、理解, 教学时不能“硬塞”概念。 1.什么是能量(2) 实验名称:小球反弹实验,观察拉长橡皮筋、压缩弹簧等现象,知道什么是势能。 实验目标:让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势能的概念。 实验器材:小球,尺子 第 1 页 共 14 页 实验步骤: 1.固定尺子。从低、中、高三处位置,让小球自然下落,记录小球反弹高度。 2.势能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通过做小球反弹实验,分析小球反弹 的原因:位于高处的小球具有能量,释放后能量显现;位置越高,能量越多,小 球反弹越高。 3.除了位于高处的小球、跳板上的跳水运动员、拉长的橡皮筋、被跳水运动员压 着的跳板、拉开的弓、压缩的弹簧都具有势能。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具体 感知。 4.在学生感知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指出这两种能量都是机械能,是能量的基本 形式。 实验结论: 1.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同一个小球,观察发现小球落地后都向上弹起,说明位于高 处的小球“储存”了一种能量,把小球释放后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重力势能。 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同一个小球,小球的反弹高度不同,从越高的位置释放,反弹 的越高,说明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2.拉长的橡皮筋的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 3.跳板跳水运动员的事能表现在:运动员弹起后会向下坠落,同时跳板恢复原状。 4.拉开的弓的是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内的拉力,松开持箭的手后箭会射出去, 同时弓恢复原状。 5.压缩的弹簧的势能表现在:手受到向外的推力,松手后弹簧恢复原状。 注意事项: 1.小球反弹实验中,记录小球反弹高度时,要多做几次,并记录、比较。 2.描述势能的概念时,注意让学生多分析,多举例说明。 2.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名称:借助辐射计,体验光具有能量。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光能的存在。 实验器材:手电筒,辐射计 实验步骤: 1.将辐射计平放在桌面,待叶片静止。打开手电筒, 照射叶片黑色一面。观察叶片的变化情况。 2.做实验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辐射计的叶片在有光照射和没有 光照射时的不同,以及照射叶片黑色一面和白色一面时的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 有不同,说明了什么。 3.可以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手电筒的亮度,比较叶片有没有什么 不同。 实验结论:叶片会转动,说明光具有能量。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光线的干扰,如不要在阳光下做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