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44965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3 噪声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157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华师大,八年级,下册,1章,噪声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3 噪声 一、单选题 1.(2023七下·金华期中)仲夏时节,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AB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C.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D.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解答】A.紧闭门窗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知识来控制噪声,故A错误; B.戴上耳塞是防止噪声入耳的方式来控制噪声,故B错误;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2.(2023七下·龙湾期中)为减少城市里的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居民区周围禁鸣喇叭 B.铁路S1线市区路段装有隔音屏 C.机场场内员工佩戴耳罩 D.内河运输船舶安装消声器 【答案】B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居民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铁路线市区路段装有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机场场内员工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内河运输船舶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2023七下·嵊州期中)“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答案】A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22七下·滨江期末)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机微信声音锁可以通过识别主人的声音快速解锁,这里声音锁主要依靠音色辨别 B.击鼓时越用力,声音的音调越高 C.将手卷曲起来放在听者耳廓旁说话,可以使得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大 D.杭州近日发布的中高考期间禁止鸣笛是通过控制声源来减弱噪声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1)(2)(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与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频率有关;声音的特点叫音色,与发声体的特点有关; (4)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解答】A.手机微信声音锁可以通过识别主人的声音快速解锁,这里声音锁主要依靠音色辨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击鼓时越用力,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手卷曲起来放在听者耳廓旁说话,可以可以减弱声音的分散,使得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杭州近日发布的中高考期间禁止鸣笛是通过控制声源来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2八下·余姚期末)4月16日是“世界噪音日”,法律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其目的是(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介质中减弱噪声 【答案】A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