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53607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在生活中成长》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2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在生活中成长,教案
  • cover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在生活中成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十五课,主题为《在生活中成长》。该课程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概念,探讨成长的条件和途径,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理解成长的概念和内涵; - 掌握成长的条件和途径; - 掌握正确的成长观念。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 教学重点: - 成长的概念和内涵; - 成长的条件和途径。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 -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对成长和自我认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条件认识不够清晰,缺乏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成长的场景,如一棵小树逐渐长大,一只小鸟学会飞翔等。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什么是成长?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成长的经历?” 2. 概念解释与讨论 教师解释成长的概念和内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如:“成长是指一个人或物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学习新知识、逐渐掌握技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成长有哪些表现?成长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3. 成长的条件和途径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成长的条件和途径,并列举出具体的例子。例如,一个小组可以讨论身体健康是成长的条件之一,他们可以举出例子如: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另一个小组可以讨论学习是成长的途径之一,他们可以举出例子如:认真听课、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小组展示后,可以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 4. 成长观念的培养 教师介绍正确的成长观念,如: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等。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引用名人名言来加深学生对正确成长观念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学生可以说:“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勇敢面对困难,不再害怕失败。” 5. 情感引导 教师再次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例如,一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在学习上的成长,另一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在人际关系上的成长。教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成长观念和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教师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重要的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六、板书设计: 成长的概念和内涵 成长的条件和途径 正确的成长观念 自我评价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成长的概念和内涵,探讨成长的条件和途径,并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成长观念和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通过分组讨论和自我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