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16610

2023年辽宁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26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辽宁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二模
  • cover
文言文阅读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即张弘范,元初大将。②厓山:山名。③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10.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与民由之:_____ (2)此之谓大丈夫:_____ (3)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 (4)天祥对曰:_____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行天下之大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不得志/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C.以客礼见之/必以情(《曹刿论战》) D.可乎/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1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照应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岭南酋长冯盎、谈殿等迭相攻击,久未入朝,诸州奏称盎反,前后以十数,上①命将军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魏征②谏曰:“中国初定,岭南瘴疠③险远,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状未成,未宜动众。”上曰:“告者道路不绝,何云反状未成?”对曰:“盎若反,必分兵据险。今告者已数年,而兵不出境,此不反明矣。诸州既疑其反,陛下又不遣使镇抚,彼畏死,故不敢入朝。若遣信臣示以至诚彼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上乃罢兵。冬,十月,乙酉,遣使持节慰谕之,盎遣其子随使者入朝。上曰:“魏征令我遣一介④之使,岭表⑤遂安,胜十万之师。”赐征绢五百匹。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上:唐太宗李世民。②魏征:唐太宗时期的名臣。③瘴疠: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④介:个。⑤岭表:即岭南地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宜动众 宜乎众矣(《爱莲说》) B.此不反明矣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C.上乃罢兵 乃石性坚重(《河中石兽》) D.遣使持节慰谕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盎若反,必分兵据险。 ②魏征令我遣一介之使,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遣信臣示以至诚彼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 (4)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君和臣的角度概括“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2023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0.阅读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