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30793

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 (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2648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单元,地域,文化,城乡,景观
  • cover
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 单选题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下图为满族传统民居平面示意图及其烟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A. 隔热效果好 B. 材料来源多 C. 坚固耐侵蚀 D. 建造速度快 2. “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A. 抵御野兽侵袭 B. 增加室内光照 C. 冬季防风保温 D. 外形奇特美观 3. “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烟囱高度 B. 减小施工难度 C. 增强取暖效果 D. 防止发生火灾 南疆绿洲中的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呈紧密型布局。部分居民在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巧妙地就坡砌墙、挖洞、筑台,并采用各种营建技术,塑造宜居空间。下图为南疆紧密型聚落俯瞰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为适应当地气候,该传统民居注重( ) A. 防风、保温 B. 通风、散热 C. 采光、防潮 D. 防晒、蓄水 5. 该地聚落紧密布局主要是为了( ) A. 节约土地建材 B. 便于出行交流 C. 扩大牧场面积 D. 方便就近耕作 福建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蚵壳厝是当地沿海地区以壳为外墙原材料建成的传统特色建筑,据专家考证,蚵壳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时会载满蚵壳回泉州。后来,当地人在海滩发现并捡拾这些蚵壳搅拌海泥筑屋而居。如图示意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6. 古代船只将非洲东海岸蚵壳装载回泉州的目的是() A. 作为建筑材料 B. 蚵壳为贸易商品 C. 保持船只重心 D. 为船员提供食物 7. 下列有关于蚵壳外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蚵壳凸面外倾有利于排水 ②通风散热降低夏季室温 ③反射阳光提高冬季室温 ④墙体防海风腐蚀耐长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蚵壳厝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 A. 具备了务实包融的价值观 B. 使用本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智慧 C. 追求方正威严的审美情趣 D. 形成内部聚合的社会组织形态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A. 气候湿热 B. 河网密布 C. 地势低平 D. 地质稳定 10. 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A. 减少实用面积 B. 防震性能减弱 C. 防御功能增强 D. 通风采光减弱 传统村落与民居,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古代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地坑院”(图1)是我国豫陕地区的特色民居,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地坑院作为传统民居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背景是() A. 空气湿润 B. 河流稀少 C. 黄土深厚 D. 地质稳定 12. 图2中,适宜建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地坑院,今后应() A.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苏州轨交S1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终点为昆山花桥镇,全长41.25km,沿线设站28个,于2023年3月开通试运行。下图为“轨交S1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S1线站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