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47464

第六单元 科技与人文课文古代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9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857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工科,模块,职业,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春江花月夜》中的思想意蕴 主讲:xxx 走近 作者 诗歌赏析 思想 意蕴 目录 小结 思考 情景导入 月亮是古诗中的重要意象。古人常常以月寄思,或月夜徜徉,或凝望穹宇,或睹月怀人,或抒发离愁。 谈到“月夜”,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还是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这样一个月夜,它化为诗人的灵感,融入千古的诗意, 以“孤篇盖全唐”,跨越时空长河而熠熠生辉。 《春江花月夜》 走近作者 吴中四士之一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壹 张若虚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代答闺梦》,其一为《春江花月夜》,后者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有: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诞而然也。” <清>《全唐诗》:“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后晋>《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万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兵曹,巨监察御史。” 作者史料 诗歌赏析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贰 诗歌简介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 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歌简介 <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最早收录此诗) <明>杨高棅《唐诗正声》 <明>李攀龙《古今诗删》 <明>《唐诗所》 <明>《唐诗解》 <明>《唐诗归》 <明>《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 <明>《石仓历代诗选》 <明>《唐诗镜》 <明>《诗薮》(最早提到张若虚及其诗歌) <清>《唐诗》 <清>《而庵说唐诗》 <清>《御制全唐诗》 <清>《重订唐诗别裁》 <清>《读雪山房唐诗钞》 《春江花月夜》在唐朝“名不见经传”,但从明朝开始,逐渐受人重视,被收录于诗选、诗话中。清代最受重视,几乎所有重要的唐诗选本都收录了此诗。至晚清近代,此诗名声大噪,成为唐诗名篇。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