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68019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78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章,基础
  • cover
基础实验8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性质; 3、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4、初步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 5、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6、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热量变化 教学重点: 根据实验归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实验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锌粒、铜片、碳酸钠粉末、大理石、生锈铁钉、硫酸铜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氯化铁溶液、氯化钡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锥形瓶、井穴板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收到一个来自李老板的快递,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快递箱子! 哇!是两瓶“饮料”。很开心! 当他打开第一瓶“饮料”时,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他想这两瓶液体肯定不是饮料。 恼羞成怒的把第一瓶液体扔了出去,液体溅了满屋子都是。。。 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帮解决问题: 咱们把家中的“饮料”带进了教室,利用我们所熟悉的化学知识,化学药品,帮助强哥认识一下这两瓶特殊的“饮料” 自选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填写下列表格,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桌上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是氢氧化钠还是稀盐酸,确定以后贴上标签 实验顺序:1)先鉴别无色溶液 2)再探究该溶液的化学性质 实验方法:在井穴板中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每组取用4种药品对“饮料”进行探究(注意药品的添加顺序),同学之间互相协助完成实验,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后给试剂贴上标签 学生实验并填写下表 三组探究酸(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井穴板中滴加无色溶液,在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___红_____ 该无色溶液是__稀盐酸 (2)先在井穴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锌粒再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稀盐酸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3)在井穴板中放入一枚生锈铁钉,再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铁锈逐渐减少, 形成黄色溶液 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在井穴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大理石,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迅速产生大量气 泡且反应很快结束 大理石: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 气泡且能持续产生气泡 稀盐酸能与盐反应 思考:1)认为:可以把熊窝里的锈铁锅浸泡在里面,然后出去玩,等俺们回来时就变新铁锅了,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 第四组实验中:两个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俺们老师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这是为啥呢? _____ 三组探究碱(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井穴板中滴加无色溶液,在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____蓝_____ 该无色溶液是___氢氧化钠 (2)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氢氧化钠能与指示剂反应 (3)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能与盐反应 (4)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钠能与盐反应 2、通过实验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区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两支试管中加入2~3颗锌粒,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 两支试管均产生大量气泡 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与锌反应,属于酸的共性 2、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再滴加5滴氯化钡,观察现象 加有稀硫酸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加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而稀盐酸不能,该反应属于稀硫酸的个性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 既然这两瓶液体都这么神通,不如把它们放一起看看会怎么样呢? 3、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 实验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