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77753

23《月光曲》(教案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77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月光曲,教案,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教案 23 月光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4.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教学重点 1.能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2.能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奏鸣曲《月光曲》。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查找了解贝多芬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 2.正确辨析并书写词语“幽静、清幽”。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音乐,导入新课 活动1 播放《月光曲》,激趣引入 1.学生欣赏,并用一句话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2.导入:《月光曲》是贝多芬的名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教师简介《月光曲》,板书课题。 活动2 简介贝多芬,了解情况 1.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图像。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课件展示: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的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包括歌剧《费德里奥》、戏剧配乐《埃格蒙特》、五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为人类留下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2.过渡: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贝多芬谱写这首钢琴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吧! 操作指导:播放《月光曲》片段,要求学生闭目倾听,自由想象画面,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体验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活动1 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1.按自读要求,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1)自学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上标记。和小组同学交流,提醒同学读字音、写字形时注意的事项。 (2)联系上下文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做标记。 (4)组内交流质疑。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2 汇报交流,梳理问题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课件展示:谱写  莱茵河  盲姑娘  纯洁  琴键  一缕  陶醉 (1)朗读词语,随机正音:“纯”是翘舌音,读chún;“缕”读lǚ,不读liǔ。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幽静、霎时、水天相接、波涛汹涌”的意思。(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3)引导学生借助语境理解“幽静”和“清幽”。 ①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课件展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由于是夜晚,才会如此幽静。) ②出示句子: 课件展示:“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清幽”指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 ③出示句子: 课件展示:“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这里的“清幽”是指月光的柔美。) (4)指导书写。 ①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②演示书写动漫,观察运笔方法。 ③学生独立书写,每字写2遍,同桌互评。 ④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5)交流:《月光曲》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怎要谱成的?(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2.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3.提出疑问,梳理问题。 预设: (1)著名音乐家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