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7822

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日期:2025-11-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359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城镇,布局,协调发展
  • cover
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1.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海市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 B.南京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可以在综合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C.苏州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D.常州可以分担较大城镇的部分职能,成为相应区域的集聚中心 解析:苏州、常州、无锡、宁波的发展方向是成为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答案:D 2.下列有关城镇合理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 B.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虑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 C.城镇合理布局的目的是一定地域内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一步到位 解析:城镇合理布局不仅要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而且要考虑其等级规模结构,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实现城镇合理布局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经济以及布局的现状和问题等;实现城镇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但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答案:C 3.城镇合理布局是指(  ) A.一定地域内城镇多少,大小范围的布局 B.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C.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按计划、按规模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D.一定区域内的城镇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完成4~5题。 解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要使地区城镇合理布局,必须从自然环境条件、现有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划既要使大、中、小城镇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同时促进周围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5.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  ) A.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解析:第4题,图中P1与P2因有高速公路连接,故服务范围有重叠之处,因连接干线有差异,故并非均衡地向四周发展;运输干线的发展有前后之分,而高速公路是因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P1与M2有高速公路连接而P2没有,故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C项正确。第5题,由于高速公路的连接,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但P2港的腹地也不会因此缩小。M2城镇的经济区位将因高速公路的修建明显改善(M1城镇的改善不明显),M2城镇是否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无法判断。A项正确。 答案:4.C 5.A 6.读下图,完成(1)~(2)题。 (1)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_____ _____ _____ 6.(1)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2)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1.下列各城市与下图中R1、R2、R3所示服务半径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海———R1 南京———R2 无锡———R3 B.杭州———R1 上海———R2 宁波———R3 C.绍兴———R1 杭州———R2 上海———R3 D.无锡———R1 南京———R2 上海———R3 解析:城市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