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02791

2.4 露和霜 课件(29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3983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露和霜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目录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典型习题 课外延伸 01 02 03 04 05 0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露 霜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在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或草尖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露。等天气再寒冷一些,我们就会在地面上、瓦砾间看到一些白白的小冰晶,人们称它为霜。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你知道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02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02 探索与发现 1 探究露的形成 谁能描述一下露是什么样的? 露是一粒一粒的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在哪出现,在什么时间出现? 一般在秋天的早晨,近地面的树或草上 新课教学 02 探索与发现 露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叶子里渗出来的 露出现的时候天气比较冷,空气也比较潮湿。 会不会和水蒸气凝结有关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那么,露是怎样形成的呢? 露出现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冷,空气也比较潮湿,假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凝结形成的 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吧!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 往外壁干燥的烧杯里加入冰块和水,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空气的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观察烧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注意: 为保证实验有说服力,烧杯外壁必须干燥,不要留有水珠。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思考: 实验过程中空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烧杯附近空气的温度下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仍是0℃,由于烧杯附近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壁,就在杯壁外面凝结成小水珠。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样形成的? 夜间,近地面的物体温度下降更快。 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形成了露。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2 探究霜的形成 谁能描述一下霜是什么样的? 霜不是小水珠,是固体,像雪花,像冰。 霜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一般在秋末、冬天的早晨。因为冬天的早晨气温更低。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那么,霜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假设: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更冷的天气形成的。 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思考:怎样才能制造更低的温度呢? 往冰块上加些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实验方法: 往一个黑色外壁的金属杯内装入一些冰块,往冰块里撒些盐,用温度计测出杯中冰块的温度,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注意:实验前,把杯子外壁擦干净,不要留有水珠。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杯子外壁上出现了霜 根据实验现象,你觉得霜是怎样形成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更冷的杯壁变来的 那么,自然界中的霜也是这样形成的吗? 当温度在0℃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通过刚才两个实验,你觉得露和霜有什么关系呢? 露和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新课教学 02 实验验证 那么,露和霜的形成对温度有什么要求呢? 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03 典型习题 典型习题 03 填空题 1、露出现的时候,天气一般会有( )特征。 2、露和霜一般在( )季出现。 3、露是液态的,霜是固态的,造成它们不同形态的主 要因素是( )。 冷而潮湿 秋 温度的高低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04 露和霜形成的相同点:温度下降(遇冷),空气潮湿。不同点:0℃以上,形成露,0℃以下结成霜,露是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