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03415

8冀中的地道战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138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的,地道战,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8冀中的地道战 一、[新题型]读语段,完成练习。 日本①qīn lüè 军曾在冀中平原肆意“扫荡”,还②xiū zhù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③bǎo。中国共产党④lǐnɡ dǎo 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如在任丘地区,人们利用⑤yǐn bì性极强的地道作战,让敌人陷入失败的境地。 1. 根据语段内容,看拼音写字词。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任(rén rèn )丘  陷(xiàn xàn )入 3. “扫”在上面的语段中读_____;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扫荡”的意思有:①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②泛指彻底清除。上面语段中的“扫荡”应选第_____种解释。我能用“扫荡”的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 二、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战士们把仇恨化为力量,狠狠地_____了侵略者。 ②战士们经过仔细搜查,终于在_____的角落里发现了敌人。 A. 攻击 隐蔽    B. 打击 隐蔽 C. 攻击 隐藏    D. 打击 隐藏 三、下列句中的引号起什么作用?选一选。 A. 表示特定称谓。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引用。 D. 表示强调。 1. 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 (  ) 2. 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 (  ) 3. 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 (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_____ 2. 人藏在洞里不气闷。 人藏在洞里不嫌暗。(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 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了很多作战方式,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请读一读,选一选。 地道战  麻雀战   地雷战 1. 利用罐子、玻璃瓶、破铁壶等装上炸药,埋在敌人可能经过之处。 (     ) 2. 挖地道,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既能隐蔽、转移,又可以打击敌人。 (     ) 3. 分散行动,三人一组、五人一群,聚散不定地打击敌人。(   ) 六、课文梳理 1. [新题型]下面是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的地道示意图,请你补充完整。 2. 判断: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充分发挥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 (  ) (2)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了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 (  ) (3)一切反动势力都是纸老虎,非常愚蠢,不堪一击。 (  ) 七、文段阅读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 下列针对选段提出的问题中,对提高阅读速度帮助不大的一项是(  ) A. 人在地道里怎么生活? B. 纺车长什么样子? C. 地道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D. 人在地道里为什么既不气闷,又不嫌暗? 2. 选段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关键词介绍了地道里面的构造。看到这样的构造,我不由得想说:_____。 3. 我们可以通过概括语句主要意思,了解地道的特点。从画横线的三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道具有(  )的特点。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