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0512

【志鸿全优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节选)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0941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节选,必修,苏教版,导学案,例题,讲解
  • cover
逍遥游(节选) 问题导学 1.在本文中,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意境。我们如何认识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2.《逍遥游(节选)》中憧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的“无穷”是什么样的时空?通过对这个时空的描写,表现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3.庄子在文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认为这是人达到绝对自由的途径。结合课文,理解庄子关于“无己”“无功”“无名”的含义。 自主探究 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境界存不存在?我们如何理解和看待庄子的思想观点? 文法导析 拟人写法,绘声绘色 课文在描写蜩、学鸠时,赋予了它们人的性情———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氵夬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描写活灵活现,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其实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写作方法。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某一事物。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给我 们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给我们描绘了大鹏搏击风浪的勇气,追求理想的高远境界,表现了它力图摆脱束缚,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崇高志向,让我们从那雄伟的大鹏形象中体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混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屑,跳出混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自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篇章。 文本图解 逍遥游(节选) 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作者对大鹏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因为在背大翼广、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身上,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2.提示:庄子憧憬的“无穷”,就是其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这不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存在,而是作者构想出来的一个虚幻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里,时间真正无始无终,空间也真正无边无际。这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充分表现了作者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思想境界。虽然这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但也间接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动乱的社会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作者由于不满现实,渴望在精神上摆脱一切世俗羁绊,所以希望游于“无穷”而获得至大快乐。可见,一心要飞离人世、超脱现实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本身,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庄子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自由的执着探索和追求。 3.提示:(1)无己:忘掉自我,人和万物都 是“道”的表现形式,人如果拘于形体,必受外物的束缚。“无己”是希望丧失自我意识,没有自我的偏见,这样就不会受到外物的束缚,不会去评判是非曲直,最终达到怡愉自适的境界。它和我们提倡的“忘我”的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2)无功: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热衷于身外 之物,做到“清静无为”。庄子只求维持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