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⑵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判读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充分利用地图和资料这一重要知识与信息载体,从地图、资料中获取知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 ⑵明确台湾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物产丰富与其自然条件优越的直接联系,以及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⑵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台湾省地图、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 教学进程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㈡合作交流,讲授新课 (板书)一、祖国神圣的领土 1、概况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教材 页中的图6.22,思考以下问题: ①找出台湾省、澎湖列岛、钓鱼岛 ②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 ③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④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⑤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小结)归纳成下表: 位置 范围 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台湾 我国东南沿海 台湾岛及附近小岛 3.6万km2 2200多万 611人/km2 (承接)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相距很近。 (板书)2、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活动)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 (点拨)基隆———福州 265km 高雄———厦门 295km (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4页中的四个材料,判断它们各属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何种关系。 (小结)材料A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B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C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板书)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丰富的物产和资源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页中的课文和图6.24,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和矿产资源,概括台湾省的美称。 (点拨)归纳成下表: 台湾美称 含 义 海上米仓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制糖业发达。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森林之海 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东南盐库 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美丽宝岛 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玉山、日月潭等。 富饶宝岛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板书)2、物产和资源的主要分布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图6.24,提问: 农产品和森林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结)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中部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森林树种丰富。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36页中的图6.26,分析山麓地带应该是热带植被,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植被变化为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物———高山灌丛及草甸等。因此气候的垂直变化引起了植被的垂直变化,使得森林树种丰富。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1、经济特点 (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教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