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56764

统编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第1课时 精读引领课《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教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1980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引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精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精读引领课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组诗)》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篱、疏”等4个生字,注意“蜓、疏”等字的写法,能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 2.学习根据诗句联系生活描述画面,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 评价任务 1.通过开火车、指名读等方式,认读生字。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感情。 3.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朗读故事。 4.听写字词和《宿新市徐公店》。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淳朴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一幅和谐的画卷。在诗人笔下,乡村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学习《古诗词三首》,这节课学习前两首古诗。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看注释,理解“杂兴”,强调“兴”的读音这里读四声;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介绍诗人及其写作的《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2.读正确,读出节奏。 3.读懂古诗,想象画面。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想一想,圈一圈 ②指名交流 ③读出画面: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短短两句诗,描绘了四种景物,表现了南方农村初夏特有的景象。通过朗读,突出这些美丽的景物,让学生感受其美好。 (2)读着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①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它们是怎样的 指名描述。 ②点拨: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更加显出乡村的寂静。边读边想象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情景。 4.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三)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结合注释,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3)再次齐读课题,正确停顿。 2.初读,读得正确,读出节奏。 过渡:诗人住宿在旅店,究竟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做到正确流利。重点指导“径”,读准后鼻音。 (2)标注停顿,读出节奏。 ①古诗有自己的节奏,一边轻声读一边用斜线标注句子内部的停顿。 ②指名读,评议。 ③(P出示古诗,斜线标注停顿)齐读。 3.再读,结合注释,想象画面。 (1)对照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意。圈出不懂的词语,与同桌讨论。 (2)指名质疑,重点讨论“篱落”“一径深”“急走”(PT呈现,三个词语标红)。看图理解“篱落”:篱笆。结合插图,引导想象,理解“一径深”:一条小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远方。联系扑蝶的经历理解“急走”,指出“走”意为“跑”。 (3)指名说诗句的大意。 (4)引导想象画面,描述意境。 过渡:有人说,这首诗一句话就是一幅画,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重点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呈现的情景。 ①读诗,看图,联系实际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儿童怎样追黄蝶 黄蝶又会怎样呢 黄蝶飞入菜花丛中,儿童怎样寻 结果呢 ②指名描述,引导从“儿童追黄蝶的动态”“黄蝶的反应”“儿童寻找的情形”等方面评议、补充。 ③小结:飞舞的黄蝶吸引了可爱的儿童,他紧追不舍,无奈黄蝶飞人了黄色的菜花丛中…读着这句诗,老师也仿佛看到了儿童睁大双眼,在菜花丛中仔细寻觅的模样,看到他皱起的眉头,听到了他疑惑的嘀咕……想象,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画面,体会到了更多的阅读乐趣。 4.美读,读出情感,读出意境 (1)如果你就是诗人,看着这样的情景,会做出什么表情 微笑着朗读古诗。 (2)如果你就是诗人,看着这样的情景,心里会想什么,会是什么心情 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3)这幅农村生活画卷景中有人,静中有动,儿童扑蝶的形象尤其惹人喜爱。我们一起诵读,读出我们的喜爱。 (四)整合阅读《四时田园杂兴(组诗)》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