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97897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73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
  • cover
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文本二: 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皋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A来B寡C人D闻E之F千G里H而I一J士K是L比M肩N而O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和“郯子之徒”(《师说》)两句中的“徒”字含义相同。 B.“莫之能御也”与“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属于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 C.衅钟,古代一种仪式,新钟做成之后,宰杀牲口,以血涂钟行祭。 D.阴,山的南面,与《登泰山记》中的“其阴,济水东流”中的“阴”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想要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但孟子并不谈论这个话题,而是转换话题,谈论起了王道。 B.“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心怀仁慈,看不得禽兽被杀的场景,这符合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 C.淳于髡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形象地告诉齐宣王自己之所以举荐的人才多,主要是因为自己有识才的能力。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齐宣王性格随和,比如他对淳于髡一天举荐七个人的做法并不认可,但并没有严词斥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2)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 5.对待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百姓和孟子的认识有何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沛公西入咸阳,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