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99779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二)-2023年新七年级暑假语文自学(统编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3404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暑假,统编,自学,语文,新七,年级
    第13讲 记叙文阅读(二) 1.明确记叙文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2.能运用记叙文的解题方法解决具体的阅读试题。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赏析词语、句子 1.常见题型 (1)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体会第X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3)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说说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2.解题方法 词语的含义: (1)解题一般规律为:明确词语原义→揣摩词语语境义→准确把握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紧密联系文章主要内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品格,故事情节、细节等)→联系文章主旨。 (2)理解词语意义技法: ①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义。有的词语概括力很强,它们往往是某一内容的提领或概括。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这、那)的指代:看位置,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再往后找;非指示代词的指代: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指代的内容。答题格式:“××”词指代…… ③瞻前顾后,揣摩词语的特殊义或临时义:某个词语在某种语境中有特定含义,若换一个语境,这个意义就不存在了,理解和解释这个词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其次要分析语境义;第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推断具体含义。答题格式:“××”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起到了……的作用。 ④修辞义。比喻、借代、拟人:结合语境,寻找本体;双关:要注意两层意思。 ⑤把握词语的感彩。有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有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注意结合语境区分词语的感彩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3)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彩等。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答题步骤与重点: 第一步,细读两段文字,看准句子的表述体现了哪一类或几类人物描写方法,对部分同学来说是个难点。 第二步,要准确地区分与掌握五种人物描写的不同之处: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动作描写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步,合理地组织答案,注意要点的概括与语言的简练。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来说,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点。最后,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意。 (2)从句子的结构入手。如果是单句,分清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分清有几个层次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意。 (3)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找出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