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23553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63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园地,1课时
  • cover
语文园地 (第1课时)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复习旧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学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交流,互相分享。 (学生自由分享。)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交流平台”。 1.结合例句,回忆方法。 教师:我们一起回顾本单元中难理解的词句,说一说这些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出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预设: 学生1:诗句中“生”的意思是“产生,生出”。我是借助课本注释理解的。 学生2:“明朗”是指天空晴朗。用联系生活实际法、拆词法、找近义词法都可以理解这个词语。 学生3:“凌乱”是指不规则。用联系上下文法和借助插图法可以理解这个词语。 学生4:“五彩缤纷”是指颜色多而美丽。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这个词语。 2.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教材的图示中。 教师:根据回顾的内容,小组内交流补充,把你们总结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教材的图示里。比一比,哪个小组积累得多。 (1)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内分享。 【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借助注释法、联系上下文法、联系生活实际法、拆词法、反义词否定法、查字典法、找近义词法、借助插图法等。可以根据词语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探究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2题)”。 教师:我们梳理了这么多的方法,尝试着运用总结的方法理解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出示: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预设: 学生1:我是运用“联系上下文法”来理解“憧憬”一词的。联系下文的“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可知,“憧憬”是指对某种事物充满了向往。除此之外,我觉得还可以用“找近义词法”来理解,“憧憬”可以理解为“向往”。 学生2:我是用“联系生活实际法”来理解“忐忑不安”一词的。小明打碎了花瓶,害怕爸爸妈妈责备,所以内心很不安定。“忐忑不安”就可以理解为“内心不安定”。 教师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当用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有时候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能使用这些方法。 (三)探究三:学习“词句段运用(第1题)”。 1.结合实际,描绘秋天。 教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秋天吗?(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说) 预设: 学生1:凉爽 天高云淡 硕果累累 学生2:秋高气爽 北雁南飞 橙黄橘绿 学生3:落叶飘零 秋风习习 秋色宜人 教师:有的是从动植物方面说的(硕果累累、北雁南飞、橙黄橘绿、落叶飘零),有的是从天气状况方面说的(凉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有的是形容秋天景色的(秋色宜人)。这些词语你是从哪里学到的? 学生:有的是从课本上摘抄的,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的。 2.发散思维,积累四季词语。 教师: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借助课内、课外的积累,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春天、夏天和冬天。 预设: 学生1: 春:暖和 春光明媚 桃红柳绿 百花争艳 大地回春 学生2: 夏:炎热 夏日炎炎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蛙鸣蝉噪 学生3: 冬:寒冷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天寒地冻 白雪皑皑 教师小结:我们要通过课内、课外的学习,多积累好词好句。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