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24067

3《”飞天“凌空》-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15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17张,课件,专用,上海,五四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学期 3《“飞天”凌空》 夏浩然 樊云芳 一、学习目标与要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内容,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把握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内涵,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二)学习要素 明确新闻特写的新闻性与文学性———借助多种表达方式的再现,分析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把握新闻特写的主要特点。 二、文本分析 (一)这是一篇新闻特写,其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二、文本分析 (二)本课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为背景,报道了中国队员吕伟夺得女子十米跳台比赛冠军这一新闻。作者选择了吕伟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进行具体描绘,不仅赞美了她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也体现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更突显了跳水运动的力量与美。文章直接从吕伟准备十米高台跳水说起,依次描写了起跳、腾空、入水的动作,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吕伟动作之快、姿态之美。然后,作者又把镜头转向观众和记者的反应,借助侧面描写的方法,既显示了吕伟这一跳的不同凡响,又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二、文本分析 (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语言表达极具特点。首先,带有新闻语言的特质———客观、准确,如:“修长美妙”“轻轻”优美”“震耳欲聋”等形容词和副词,都恰当地反映了事实:“舒”“蹬”“飞”“托”等动词,精准地刻画出跳水的动作。其次,生动形象,格外动人。如以“飞天”这个富有动感的静态形象来比喻吕伟起跳时的身姿;以“轻盈的、笔直的箭”比喻吕伟入水时的身体姿态,描写得非常形象;“沉静自若”“从容不迫”“眼花缭乱”等四字短语的使用,尽显简洁,兼具节奏感与画面感。 观看中国队十米跳台跳水夺冠视频片段,说说你的感受。 三、导入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精彩一刻 1.阅读这篇特写,看看与你讲述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精彩一刻 1.阅读这篇特写,看看与你讲述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十米跳台跳水是我国跳水队的强势项目,结合比赛视频,能直观感受中国梦之队的魅力,感受跳台跳水的力与美。但这样的个人感受属于一种主观评价,侧重于议论,这与本文反映同样内容的新闻报道有着明显区别,因为新闻特写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 2.你认为这篇特写好在哪里?为什么?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二:竞技“加油站 1.加油准备 95#油—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95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二:竞技“加油站” 2、同场竞技 比较:《“飞天”凌空》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车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三则新闻的异同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二:竞技“加油站” 2、同场竞技 比较:《“飞天”凌空》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车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三则新闻的异同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三则新闻属于消息,《“飞天”凌空》是新闻特写。三则消息主要是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飞天”凌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