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24074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16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15张,课件,专用,上海,五四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学期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钟声 一、学习目标及要素 (一)学习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立场和气势 2.了解新闻评论,掌握其特点。 (二)学习要素 新闻评论的特点: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二、文本分析 1、本文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新闻评论,是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刊发的评论文章。作为一篇新闻评论,要先有新闻,再有评论。因此,新闻评论必须要有强烈的时效性,同时,更要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新闻评论主要具有六个特征,即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二、文本分析 2、导向正确是指在新闻评论中立场和情感不能偏颇过激,应做到观点鲜明,态度客观,秉承公允,以理服人,木文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表明立场,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既要牢记历史、怒斥谎言,又能放下仇恨,珍爱和平的美好愿景。 二、文本分析 3、就事论理是指新闻评论在闸述观点时应事实充分,思路清晰,以理服人。南京大屠杀作为国际重大事件,定然有大量的新闻和史实。本文陈述了许多国际范围内纪念大屠杀死难者,坚守和平立场的新闻事件,也引述了国际组织、权威人七的言论,可以说立场鲜明,理据清晰,立得住,说得响。新闻性强是指新闻评论虽然叙议结合,论述占了较大比重,但与一般的议论文有较大区别。新闻评论需要快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对时效性要求极高,本文选择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出版刊发,把握住时机非常重要。 二、文本分析 4、有的放矢是指新闻评论不仅立场明确、理据清晰,更要切中要害,有针对性地阐述观点。本文的评论,是针对日本右翼的放肆言论进行抨击,点明我国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彰显中国态度。这样强有力地反击,既是揭露,也是引导,将读者的情感倾向引向对和平的祈祷和坚守。科学合理是指新闻评论中所选择的事实和理据都必须经受得住时间的磨洗和历史的考验,论述过程符合逻辑,语言严谨有力。本文用“公义自在人心”来批判“歪曲否认历史”,不仅提倡“铭记历史”,也呼吁“珍爱和平”。这是公正且适度的评价言论,不过度宣泄,亦不恣意谩骂,而是合理表达。 三、导入 你知道国家公祭日吗? 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丧失人性烧杀淫掠的一次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莫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速读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对“国家公祭日”表达什么看法? 1.默读课文,速度最快。 2.圈画作者对“国家公祭日”所秉持的观点和立场,完成最先。 3.写出作者对“国家公祭日”所秉持的观点和立场,表述最准 四、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速读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对“国家公祭日”表达什么看法? 1.默读课文,速度最快。 2.圈画作者对“国家公祭日”所秉持的观点和立场,完成最先。 3.写出作者对“国家公祭日”所秉持的观点和立场,表述最准 ★观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