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76362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95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高中,纲要,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重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导入新课】 (师)我想请同学们在进入新课正题之前先来看几个历史镜像,切换幻灯片 历史镜像1:明朝张应瑜所著的《杜骗新书》中,详细记录了83个诈骗案例,其中有74个案例都是利用白银买卖等交易作为手段,进行诈骗的。 历史镜像2:著名清朝画家徐杨为其佳作《姑苏繁华图》提拔曰“有感国家治化昌明,超秩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更古未有” 历史镜像3:清朝人沈寓曾经这样描述历史上的姑苏即今天的苏州,即“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重;东南人士,姑苏最盛” 探究1:这些历史镜像反映了什么实质性历史问题?你又会怎么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焕新时代 任务1: 结合教材与导学案,4—6人为单元组,进行3分钟左右的秒杀合作学习,即整理归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表现与突破,且以表格形式呈现;最后进行成果的交流分享,采取小组积分的方式,最优秀的战队将获得承办下一届校园历史文化长廊的历史手抄报承办工作。 农业 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推广(大幅度提升了粮食总产量,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起,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副业增加收入。突破:突破了单一经营方式,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 新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的出现,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提升。 商业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不断兴起(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大量出现(地域性和全国性贸易网络联通); 发达的海外贸易刺激了白银大量流入(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为代表,促进了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聚拢); “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问题1:阅读教材83页“地主谭晓成功致富的故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思想解放,复合型经营方式的产生,经营性地主的出现,是此阶段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现象。 问题2:自由雇佣关系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关于自由雇佣关系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私人雇佣关系就是私人雇佣关系,它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这种转化是需要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与否,如果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被雇佣的劳动者提供的剩余产品有限,就会阻碍这种转化;第二个条件是体制原因,只有在适当的体制下,私人雇佣关系才有可能具备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可能。而我们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明清时期的中国,其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代表依然是小农经济;体制的代表依然是君主专制,故而中国明清时期的雇佣关系能否被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尚无定论。但不管怎么说,私人雇佣关系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越体现 问题3:缘何“东南水利,姑苏最重”? 历史情景再现:黄崇德是中国16世纪的一个徽商,最初只是经营一些布帛,粮食等,后来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 巨额财富,后来他将这些巨额财富用来_____ ? (师)请同学们进入历史情景故事时代环境,置换身份 合作讨论:假设你是黄崇德,你会将这些巨额财富用来干什么?为什么?(局限) 购置田产,编修族谱,修缮宗祠,抚恤相邻,赈济百姓等,可曾会将商业资本用于购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