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98406

汉字变成画(教案)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4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汉字,变成,教案,教版,美术,四年级
  • cover
汉字变成画 【选材背景】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汉字是其承载者,传播者,见证者,昭示者。国画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汉字和国画两者结合将碰撞出美丽绚烂的火花。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传播、弘扬和创新,这是我们思言小学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学校着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琴棋书画”课程实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书画的兴趣,着重对学生进行书法艺术欣赏的培养,以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升学生艺术品位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单元“有韵味的水墨画”中的第二课。本课是以书法为主的创意想象课,强调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美化装饰,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文字和水墨画的丰富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中国画的笔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本课主要要求学生对墨色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汉字的演变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学习能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魅力。但是,如何通过对象形文字的想象装饰,达到书画结合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设计一些有坡度练习,比如通过先欣赏、先在平板电脑上尝试练习,然后再在纸上画的方法,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学习书写和绘画象形文字,并通过国画表现手法创作蕴含象形文字的画面。 2、在欣赏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平板练习书写和绘画设计,在笔墨创意中将象形文字变化成一幅国画。 3、感受平板技术的设计便捷,感悟笔墨书写与创意国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用笔墨将象形文字创意成一幅国画。 【教学难点】 墨色要浓淡相宜,布局要错落有致,学会运用多个象形字组图。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展台、示范底纸、毛笔、中国画墨、颜色、调色盘,舔笔纸、示范作品(3幅)吸铁石若干 学具:平板电脑,美术书、毛笔、垫子、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 揭示课题 环节一:视频欣赏,认识象形文字 1、观看视频: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一边看一边想有哪些象形文字? 2、学生交流。 3、教师归纳:象形文字是中国最初的文字, 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为了记事的需要,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化而来。象形文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环节二:观看视频,了解象形文字演变成汉字的过程 1、出示“鱼”的视频。 2、板书:汉字(出示课题的一部分)。 二、尝试体验 学习创作 环节一:尝试书写象形文字 1、学生在pad上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评析学生作品。 环节二:教师示范,汉字变成画 1、教师示范构图。 2、通过与学生交流后出示:多字组合 错落有致 浓淡相宜。 环节三:学生尝试运用平板电脑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学生在平板上尝试。 2、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点评。 4、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再次修改作品。 三、动手实践 完成作品 环节一:教师示范,实践演示 教师示范讲解。 环节二:学生实践:汉字变成画 1、学生在纸上创作作品。 2、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师生点评 五、教师归纳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汉字变成画 构思奇妙 浓淡相宜 错落有致 【教学设计说明】 如今,孩子们普遍熟知手机,电脑,平板的使用,而对于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宝———书法和国画知之甚少,对于汉字的起源更是了解平平。教师了解到身处于这个时代中孩子这种特点,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了本课,将书画教学与平板授课紧密联系,在古今智慧的碰撞下,期待着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本课属于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单元“有韵味的水墨画”中的第二课。本课是以书法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