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60585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九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3课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8份)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9027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形成,秩序,国际,战后,3课
    课件11张PPT。五四‘运动中的宣传标语巴黎和会巴黎凡尔赛宫五四运动美国总统威尔逊华盛顿会议现场华盛顿会议签字现场顾维钧巴黎和会现场巴黎和会“三巨头”《凡尔赛合约》部分第3课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讲的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内容,包括三目内容:大国操纵的巴黎和会,暂缓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的建立。本教学设计打破了教材的安排,将第三目内容挪到了第一目之后,以利于教学的连续性。在本课教学中,理性分析很重要,因此,分析讲解应成为本课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巴黎和会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及华盛顿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九国公约》等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中国被宰割,日本受抑制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凡尔赛和约》。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教学难点 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两个历史概念。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导入]同学们,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鲁迅先生曾发表题为《“友邦惊诧”论》的著名文章。在这里面,他愤怒地写道:“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那么,“国联”(全称为“国际联盟”,也叫“国际联合会”)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它是如何发起的?又该如何评价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一、巴黎和会(P13) 1、时间:1919年1月~6月 法国巴黎 性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也是帝国主义反苏的司令部。(P13) 操纵者:英、法、美 三巨头:(英)劳合·乔治、(法)克里孟梭、(美)威尔逊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P13) 3、《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P14)领土问题;海外殖民地问题(最能体现分赃实质);军事问题;赔款问题。 《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②凡尔赛体系: 构成:《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与《凡尔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机构: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P17) 矛盾:凡尔赛体系内隐含着许多矛盾: ①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②分赃的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③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正如列宁所说的,靠凡尔赛体系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4、《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的规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