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61223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5课 听听那冷雨(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2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6312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苏教版,课件,配套,节选,冷雨
  • cover
课件60张PPT。专题四 慢慢走,欣赏啊晨读新课启航第15课 听听那冷雨 (节选)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素材档案佳作欣赏写法借鉴写法简析幽幽思乡情 柔柔的月光如水,静静的月影如璧。我在静雅的小河岸遥想至纯至柔的乡情。 馨香的田田醉荷,是家乡诱人的倩影吗?姗姗而来时,我倾心你的纯洁和高雅,是你支持了我心灵的风帆。我爱把你花蕊的露珠凝于指尖,调戏于心间,品咂你浓厚的陈香。 多少次梦里游弋于村头的古柳下,等待柳絮飞起的时日。多少次驻足在老屋前看静立如雕像的牛儿咀嚼岁月。我插上奋飞的羽翅仰望茫茫苍穹,满腔深情呼唤家乡归暮的羔羊,直唤得故乡那颗星星为之动容。 这弯弯的月儿啊!让我又想起村头那泓幽幽的小河。儿时的一叶扁舟载着我走过阴晴圆缺,伴我一路豪歌向着天涯漂流。秋阳临窗,蝉声初歇,村南那片葱郁的枫林可是早被妆成初嫁的新娘?我难道是在你的胸怀里度过的那段虚幻的日子吗?是你让我思维的野马奔驰在辽阔的旷野上吗? 我爱漫步在清粼粼的小河边,我爱亲吻长满勤劳和智慧的土地,我爱唱古桐树环抱着的幼年儿歌,我爱嗅记忆里土碾碾出的百年谷香,我更爱品味母亲在村头张望盼我归来的姿势。 我的思绪踽踽在家乡绿油油的麦地里,我始终认为家乡是播种笑声和农谚的地方,在家乡那片热土上小河水洗濯了麦收的汗尘,犁耙耧紧四季的芬芳,还有父亲淳朴的酒歌,只在农家小院里荡漾。想起故乡,会牵挂紫藤架下的蝈蝈笼子,会惦记双亲的近况,会思念温暖的春风里,心爱的邻家女孩,是否仍是从前的模样。 充满醇香的故乡啊,你是我心中隐秘的绿地,我所有流浪的伤悲和疼痛,也只能在这里疗养。 今夜,我又一次徘徊在这清幽的湖岸,情思随着湖波,在梦中的乡夜归航,靠岸在睡中的小村。温馨地问候你:“故乡,你睡得好么?”“乡愁”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以“乡愁诗”著称,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 “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代表作《乡愁》,另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 1949年,21岁的余光中随父母去香港,后又去台湾,一直到1992年才有机会回大陆造访。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他写了很多思怀乡土的诗文佳作。本文作于1974年,当时作者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乡愁”已成为余光中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了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声,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zhéjiéáicényīn yūnchuánjiéqínɡshìjiūjiějièxièzhéshézhēxiānqiàn揪啾濡孺獭濑籁癞磅滂螃膀三、用准词语 (一)词语辨析 1.流传 留传留传流传2.情调 情趣情调情趣(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3)皇天后土:指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