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57637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6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正方
  • cover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二、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教师根据学习新知的要求,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抽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指的是什么?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指一指导它们的周长各是指哪一部分。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教学例1:教师展示 (1)根据内容,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同时给学生提出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讨论交流、汇报? (3)看着长方形,你能想到什么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有几种算法?叫同学们上台写出不同的算法。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第一种:9+9+6+6=30(厘米) 第二种:9+6+9+6=30(厘米) 第三种:9×2+6×2=30(厘米) 第四种:(9+6)×2=30(厘米)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并要求学生熟记这些要求,同时教师要针对这四种方法进行总结。 (6)引导学生分析哪种算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第四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再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9+6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2? (7)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教学例2 (1)要求学生思考: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样的关系,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 (2)教师出示例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得出: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小结: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长度的和。 4.教学例3 15厘米 28厘米 边长6厘米 (1)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 (2)全班交流,并且什么为什么,注意书写格式。 5.教学例4 小娟有条红色的丝带,用这条丝带刚好围成一个长8 cm,宽6 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丝带围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教师提出要求: (1)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标示在草稿本上。 (2)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统一说法。 (3)每个小组一个人汇报,让学生说算法,人学生评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教师板书:(8+6)×2=28(厘米)28÷4=7(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cm。 (4)小结: 通过本题课的学习,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教师归纳并强调,要求学生记住,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巩固练习 做课堂活动中的1,2,3题。学生独立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再集中讲评,在评讲中补充相关知识点。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教师总结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在本子上,通过练习熟练掌握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