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 1 学习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 P49-51 学情分析: 1、学习材料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数学中的另一分支———几何。根据 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对几何的学习应该遵循“立体”———平面”———立体”的过 程。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立体图形,再通过描立 体图形的表面能够识别简单的平面图形。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 学习知识。 2、知识、经验基础:儿童对 形状的知觉是 通过视觉、触 觉、运动觉 协同运动的。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 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识别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并能准确的说出名称。 2、能将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按形状分类。 3、能够区分平面和曲面。 4、初步体验“面在体上”,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触摸、滚动等操作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准确说出它们的 名称。 2、通过画一画、描下物体的表面,能够识别圆、正方形、长方形。 2、在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能力和想象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以及圆、正方形、长方形的识别。 2、对物体能否滚动进行探索,区分平面和曲面。 教学难点: 1、辩认 4 种几何体(球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及对几何体表面形状的识别。 2、通过操作和观察,积累对几何体的经验。 1 2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名称。揭示课题物体的形状。 2、再通过观察视频、比较小实验,发现物体的两种情况:不能滚动、能滚动。 [设计意图说明:小实验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课本的表格内容做铺垫。] 二、操作感知、体验特征 ①区分滚动与不能滚动 1、出示课本表格,看表格提问,使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2、通过滚动的操作,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说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思考,发现正方体、长方体是不能滚动的,圆柱 体可以朝一个方向滚动,球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动手操作感知不能滚动以及滚动的方 向。] ②区分平面与曲面 通过触摸等行为知道像正方体、长方体每个面都是平的,是不能滚动的。圆柱体有弯弯 的面,它可以朝一个方向滚动。球没有平的面,它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 [设计意图说明:不仅局限于区分能滚动与不能滚动,还要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不能滚 动。以“为什么有些物体不能滚动,有些能滚动呢?”这个问题承上启下,学生们也应 该认识到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平的表面,为描物体的表面铺垫。] ③趣味练习 1、 听要求举起你的物品(5 个音频)。(①找出一个长方体,②找出能朝任何方向滚动 的物体,③出既有平平的面,又有弯弯的面的物体,④找出每个面都是平平的物体, ⑤找出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的物体。) 2、快速说出你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随机出现)。 [设计意图说明:听、举、看、说的趣味练习,从不同感官、不同角度巩固、辨认 4 个 形状的特征。其中特别的长方体发散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们进行比较识别, 概念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牢固建立,对图形的认识也是如此。不按顺序出示图片,目的在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2 物体的形状 简案 3 ④描立体图形的表面 哪些形状可以在纸上描下来?怎样的面可以描下来?这两个问题对下面的描一描启发 作用。 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个面描下来呢?,学生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